因「甩脖」被霸凌到跳樓 重生妥瑞兒努力10年進哈佛

▲因「甩脖」被霸凌到跳樓,重生妥瑞兒努力10年進哈佛。(圖/禾唯公關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妥瑞氏症是中樞神經異常造成的不自主肌肉抽動,台灣青少年的發生率可達1/200,由於患者常出現不自主的眨眼、覺嘴、四處碰物體及咳嗽、清喉嚨等反覆動作,讓許多人對其產生「誤解」,有8成以上的患者,至少伴隨一種精神疾病。現年25歲的準哈佛大學博士生曾柏穎,在15歲時就曾因不堪霸凌,從4樓一躍而下。

曾柏穎在10歲時出現妥瑞氏症狀,隨著年紀增長病況逐漸加重,國小5年級時,因不自覺出現甩脖子、眨眼、清喉嚨等症狀,在學校常被同學欺負,老師也認為他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外界重重壓力讓他感到自卑,也出現了強迫、憂鬱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柏穎分享重生後的心路歷程。(圖/記者嚴云岑攝)

15歲時,曾柏穎因不堪長期憂鬱情緒的籠罩,選擇從4樓一躍而下,但雙腳卻直接插進汽車的擋風玻璃,衝擊力道大減、幸運生還。死意堅決卻「沒死成」,也讓曾柏穎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在臥床的一年間,他努力接受自己,積極面對妥瑞氏症,並將專注力放在喜歡的東西上,緩解抽動症狀。從此以後,曾柏穎的人生,就像倒吃甘蔗一樣,越來越好。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表示,妥瑞氏症具有家族再發傾向,平均發病年齡是4~6歲,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3~4倍,5~10歲症狀逐趨嚴重,10~12歲因荷爾蒙等作用,使症狀達到高峰,約有2/3的患者在18~20歲間症狀會有顯著的改善,只有1/3的患者在成年後須持續接受藥物治療。

▲台灣在3月24日正式通過妥瑞氏症治療藥物,讓更多妥瑞兒受惠。(圖/記者嚴云岑攝)

過去台灣治療妥瑞氏症因無專門藥物,只能使用治療精神疾病、高血壓、癲癇等藥物做輔助,雖可抑制症狀,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嗜睡、全身無力等副作用;衛福部3月首度通過治療妥瑞氏症的藥物Aripiprazole,服藥14周的患者,平均可降低51%的肢體抽動與67%的發聲抽動。

曾柏穎說,他是靠運動發洩精力及服用10mm劑量的Aripiprazole改善抽動症狀,目前就讀中山大學社會所的他,也獲得哈佛大學教授的青睞,預計明年飛往美國攻讀博士。他接受採訪時表示,「妥瑞氏症可以是一個人的污點,也可以是一個人的特色」,15歲那一跳,讓他化污點為特色,以自身努力,讓過去欺負他的人對他刮目相看。

● 《ET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