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若出現「5種蛋疼警訊」請盡快就醫。(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在PTT論壇上不時有男網友心急發文「蛋蛋突然很痛」,求問原因及解決方法。泌尿科醫師陳忠佐指出,「蛋疼」不可忽視,這可能是它發出的求救信號。他舉例,好發於激烈活動後的睪丸扭轉,若超過24小時黃金搶救時間,只剩10%機會能讓睪丸恢復血流;當發現陰囊外觀腫大別太開心,若為40歲以下的男性,須評估是否有腫瘤生長的可能。
陳忠佐醫師在粉專「解鳥室《解決你的鳥事》- 泌尿科陳忠佐醫師」盤點不可輕忽的「5大蛋疼警訊」:
1.疝氣
在泌尿科常見「腹股溝疝氣」,是腸子掉進陰囊所致,造成蛋蛋腫脹。透過疝氣修補手術即可將脫垂的腸子復位,若長時間未處理,會釀成器官壞死。
2.睪丸扭轉
好發於激烈活動後或在睡覺時發生,通常是單側睪丸突然疼痛,並呈現向上縮的狀態。因睪丸內的精索扭轉,使供血受阻,引發腫大疼痛,甚至噁心、嘔吐。建議第一時間至急診處理,在黃金搶救時間6小時內,90%的睪丸可恢復血流量,超過12小時剩50%機率,一旦過了24小時則只剩10%機會。
3.睪丸水腫
陰囊外觀腫大、摸起來有水感,多為積液所引起,腫脹的程度會依積水多寡而不同。但若是40歲以下的男性,須評估是否有腫瘤生長的可能。
4.精索靜脈曲張
蛋蛋外觀上會有一條條明顯的血管突起,像是爆青筋,是陰囊內的靜脈曲張。可能導致不孕或脹痛感,於長期站立、運動後加重需注意。
5.睪丸、副睪丸發炎
蛋蛋外觀會紅腫發熱,通常與泌尿道感染有關,是經細菌感染所導致,會伴隨解尿疼痛。常見的致病因為尿道感染或淋病,需透過抗生素與止痛消腫藥物治療。
陳忠佐提醒,除了上述的急性狀況外,平時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也有助於提早發現睪丸癌的機會,雖然相對其他癌症較為少見,卻是15~35歲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他提醒,睪丸癌初期無疼痛症狀,會逐漸產生腫脹變成硬塊,若能及早發現,有超過90%的患者能康復。
陳忠佐建議,男性們於洗澡時可定期「自摸」蛋蛋,熟悉正常健康的睪丸質地,一旦發現兩側摸起來有明顯的腫塊或質地差異,或有疼痛、悶痛感,請盡快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