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嚴重會導致腸道狹窄、穿孔、阻塞。(圖/腸治久安協會提供,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初期常被誤認為腸躁症,醫師提醒,與壓力有關的腸躁症多在白天或有壓力時腹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肚子痛就會緩解,但若是有「半夜腹痛痛醒、合併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大於三個月」等警示症狀,應進一步就醫接受檢查。
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分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好發在學生、上班族等20至40歲青壯年,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常見臨床症狀包含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貧血以及體重減輕,但兩者出現症狀的頻率還是有些差異,其中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黏液便、血便為主,克隆氏症則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表現。
該疾病是病人的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引起嚴重腹痛、 血便,有部分患者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李柏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初期易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急躁症合併痔瘡出血,長期若未妥善控制,會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甚至腸癌風險。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秘書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也提到,發炎性腸道疾病病人外觀正常,但疾病反覆發作,嚴重腹痛、頻跑廁所,最近就遇到一名大學生因反覆發作,頻跑急診甚至住院,無法正常到校上課,由於一般大眾對這個疾病瞭解不多,會誤以為對方是裝病,病人身心受創,甚至會合併憂鬱、焦慮。
腸治久安協會理事長楊式光也提到,自己兒子在18歲發病,迄今罹病20年,發病時,兒子大學四年就因病休學三次,體重更從80幾公斤掉到50公斤,除了嚴重腹痛、腹瀉,還衍生肛裂、瘻管、切腸與做腸造口,有病人多是年輕學生、上班族,病情若未控制,對生活、學業、工作影響甚鉅。
▲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分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
在治療上,政府9月起給付一種新式生物製劑,截至九月底,累計納入健保給付進階藥物中,克隆氏症有五種、潰瘍性腸炎則有六種,病人若能符合給付條件,一年可省30到50萬元的藥費,大幅減輕經濟負擔,但給付期限僅一年。
但根據長庚醫院分析2016至2020健保資料庫,國內IBD盛行率從2016年的十萬分之15,2020年增至每十萬有20人,若僅看取得重大傷病卡的IBD病患數,更從2020年2595張成長至2024年八月的7698張,四年成長兩倍。
該疾病成因複雜,目前研究顯示與基因、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環境污染和腸道菌叢改變有關。李柏賢說明,雖然以往西方國家IBD盛行率高,但近年亞洲國家發生率急遽上升,但亞洲人的基因並無快速改變,因此亞洲飲食從早年以原型食物為主的飲食型態轉向西化,以及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或許是亞洲快速增加的原因。
對此,顏旭亨指出,現行健保給付的療程限制,雖然在短期內看似能節省藥費,但從長遠來看,卻可能導致更高的直接和間接社會成本,尤其IBD患者多為年輕人,具備高度生產力,呼籲政府進一步放寬治療療程限制,以幫助病人更好地控制疾病,維持生產力、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