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簡禔萱醫師(右)說明乳房攝影檢查與原位癌治療。(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57歲的陳小姐,生活規律且健康,沒想到今年乳房攝影檢查卻發現雙側乳房微鈣化,進一步病理切片證實罹患乳腺管原位癌,若是細胞進一步產生變異,變成乳癌,則可能會侵犯至皮膚、肌肉、淋巴,甚至轉移至其他遠端器官,她後續決定同時進行乳房全切除與重建,恢復良好。醫師指出,乳房鈣化在乳房攝影上非常常見,一般被通知到乳房有鈣化不需要太過於恐慌,約有9成屬於良性鈣化,但還是須進一步釐清是否有疑慮。
基隆長庚一般外科醫師簡禔萱表示,乳房鈣化可以分為良性與惡性,若是像爆米花或是大顆的粗鈣化,屬於典型良性鈣化;但若是群聚細沙狀微鈣化或是微鈣化形狀多變或是沿著乳管分佈,則需要進一步切片做病理確認。而不論是粗大的鈣化或是微鈣化,都無法摸到或是用觸診診斷,甚至超音波都非常難看到,因此乳房攝影對乳房鈣化的診斷非常重要。
陳小姐檢查兩側都有鈣化情況,而且樣態疑似非良性鈣化,後續切片確認右側乳房為乳腺管原位癌。簡禔萱說明,乳腺管原位癌如同他的名字,惡性的細胞就在原位,若是沒有變異就是在乳房持續長大,不會轉移至淋巴或是其他器官。但若是細胞進一步產生變異,變成乳癌,則可能會侵犯至皮膚、肌肉、淋巴,甚至轉移至其他遠端器官。
簡禔萱指出,乳房原位癌傳統的治療方式,以乳房手術切除為主,視切除的術式看是否加上放射線照射成為主流,已有很好的治療成果與癒後。因為陳小姐乳房的鈣化點非常分散,無法確定其他鈣化點是否病灶,最後建議全切除。
▲術前透過電腦斷層評估乳房皮瓣體積。(圖/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基隆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周宣宇表示,像陳小姐這種案例,因為是最早期的乳房乳腺管原位癌,在接受適當的治療下,預後良好,但若是僅接受乳房全切除後並未重建,對病患的外觀、信心將會造成極大壓力及影響。因此接受乳房全切除併乳房重建,對於乳房乳腺管原位癌及早期乳癌(第一或二期),是被目前醫界所認同的治療方式。
乳房重建的兩大方向,為義乳和自體組織重建,但是都沒有健保給付。周宣宇說,目前自體組織重建的主流,是採用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來進行,跟傳統的腹直肌皮瓣重建相較,對於肌肉的破壞較小,也較不會有疝氣發生。但因為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是游離皮瓣,需要重新吻合血管,因此手術技術門檻較高,時間較長,且術後一開始的恢復期也較久。
不過由於使用的是自體組織,病人恢復後較為自然,也無義乳相關感染、排斥、移位、破裂或淋巴癌風險,並可接受輔助放射線治療。後續若有生育計劃的女性需審慎與醫師討論,以避免懷孕期間腹部擴張的過程產生腹壁疝氣,進而影響胎兒及媽媽的安全。
陳小姐在基隆長庚醫院接受達文西手術切除全乳房,及立即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重建乳房,術後10天順利出院,繼續於門診追蹤,目前已術後近兩個月,恢復情形相當良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