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8歲男生身高縮水、女生反變高!醫點出「常見發育問題」

胖,肥胖,兒童肥胖,小孩過重。(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調查發現,台灣男性身高縮水,女性反而有成長。(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身高是外型條件一大重點,而根據衛福部調查發現,台灣18歲男性平均身高越來越低,但18歲女性平均身高卻越來越高。對此,醫師表示,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的生長發育,最近青少年門診爆滿,最常見的相同原因就是「肥胖」,這也恰巧會影響身體的生長激素分泌。

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以單一年齡比較,台灣18歲男性的身高從2013年到2016年的平均是173.3公分,但2017年到2020年的平均下降到了172.1公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根據2005年到2008年統計,19到30歲台灣男性平均則為172.4公分;台灣18歲女性是平均159.7公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18歲女性的平均身高在2013年到2016年長高到160.7公分,2017年到2020年平均身高更是長到162.1公分,發展狀況和男性相反。

對此,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小兒科榮譽主治醫師李宏昌指出,確實近年觀察到台灣女性身高有越來越高的趨勢,這可能和女性運動風潮興盛有關,和過往普遍教育女性要文靜和多從事室內活動不一樣,現代女性開始重視運動,營養也比較均衡,身高也越長越高。

但需特別注意的是,影響身高的因素。李宏昌說,長高和荷爾蒙分泌大有關係,但現今台灣青少年面對家庭、課業等多重壓力,不少人都出現身心疾病,進而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到生長激素,另外還有一大問題就是「肥胖」,台灣兒童肥胖率逐年增加,這和高熱量飲食、飲食生活作息不良、使用3C產品和熬夜等因素有關,而這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

而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也提到,最近兒童內分泌門診爆滿,很多家長帶小孩來都說要打「長高針」,但其實很多孩子只需要注意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

至於何時會需要打長高針,羅福松說,如果孩子明顯比同儕矮一個頭、青春期提早發育,例如女生乳房發育了,但身高還沒有130公分,男生睪丸變大了,但身高還不足140公分,這時才需要由醫師評估施打生長激素。他提醒,女生發育時期落8到13歲,男生是9到14歲,家長要在這段時間多留意身高變化。

關鍵字: 身高 長高 發育 發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