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見6大毒蛇特性一次看 每年近千人被咬傷「這2種占8成」

▲▼台灣常見六大毒蛇中,每年咬傷人數最多的是龜殼花與赤尾鮐。(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灣常見六大毒蛇中,每年咬傷人數最多的是龜殼花與赤尾鮐。(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每年4月開始進入毒蛇咬傷好發時期,疾病管制署專家表示,國內最常見的6大毒蛇分別是鎖鏈蛇、雨傘節、飯匙倩、百步蛇、龜殼花、赤尾鮐,每年約有一千名民眾被毒蛇咬傷,其中約八成屬於龜殼花、赤尾鮐這兩種,其毒素為出血性毒,可以用同一款抗蛇毒血清注射治療。而這些蛇也有不同的特徵屬性,提醒民眾前往掃墓或出沒野外時可打草驚蛇、但不要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避免被蛇咬傷。

有毒蛇、獸醫專業的疾管署科長鄭雅芬說明,國內較常見的毒蛇分別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飯匙倩(俗稱眼鏡蛇)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以國內抗蛇毒血清的使用來分析,龜殼花、赤尾鮐這兩種蛇合計占比可以達到8成,兩者間比例相當;至於飯匙倩、雨傘節蛇毒血清使用占約1成,飯匙倩又比雨傘節多,鎖鍊蛇和百步蛇最為罕見。

▲▼台灣六大常見毒蛇,分別是鎖鏈蛇、雨傘節、飯匙倩、百步蛇、龜殼花、赤尾鮐。(圖/疾管署提供)

▲台灣六大常見毒蛇,分別是鎖鏈蛇、雨傘節、飯匙倩、百步蛇、龜殼花、赤尾鮐。(圖/疾管署提供)

進一步看6種毒蛇的特性,鄭雅芬指出,龜殼花有非常典型毒蛇的三角形頭部,灰褐色的身體上有波浪狀斑紋,看起來像龜殼,這種蛇平常比較喜歡躲在枯木落葉底下,空的木頭中,居家附近垃圾堆也可能發現牠的存在,所以到這些蛇會出沒的地方,最好穿著長袖、長褲,把腳包起來的鞋子或者雨鞋,也不要隨便去翻動中空的木頭,才會比較安全。

同樣較為常見的赤尾鮐,鄭雅芬說明,牠也有三角形頭部,尾巴末端有一小節磚紅色,白天休息時會躲在可以保護自己的地方,包含樹上、草叢裡面,所以當經過比較濃密的樹叢、草堆,一定要打草驚蛇,用以告訴牠有人來了,互相的來保持距離。

至於雨傘節,鄭雅芬表示,牠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頭部則是橢圓形,這點和一般毒蛇比較不同。因為牠的頭很小,毒牙是一對溝牙,咬到的傷口很像兩個針點狀小小的,也因為是神經毒,被咬傷之後有些人說很像螞蟻在手上爬,很容易忽視,因此延誤就醫時間。而雨傘節喜歡在清晨、傍晚、剛下過雨的時候出現在河流、小溪、池塘附近,這些時間點盡量避免在這些地點出沒逗留。

眼鏡蛇又稱飯匙倩,是六大毒蛇中唯一一種喜歡在白天出來活動的,性格上比較容易激動,如果遇到靠近且有威脅的生物,就會抬起上半身,把頸部皮膚張開做出防禦動作。

▲▼疾管署科長鄭雅芬說明台灣常見六大毒蛇。(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科長鄭雅芬說明台灣常見六大毒蛇。(圖/記者洪巧藍攝)

最後兩種則是偏地域性的毒蛇,屬於保育類比較稀少,其中一種為鎖鍊蛇,鄭雅芬說明,牠比較常出現在高屏區、花東區,身上主要是灰色與灰褐色鏈條狀的花紋,喜歡出現在河床、沙地、甘蔗田裡比較容易發現蹤跡,如果外來動物入侵棲息地區,最常會出現把身體盤成圓盤狀的動作,再發出噴氣、嘶嘶的聲音,希望嚇阻入侵的人或者動物,但不會主動攻擊人,希望大家能趕快相安無事的離開。

另一種則是百步蛇,鄭雅芬說明,其特徵有典型的毒蛇三角形頭部,鼻尾尖端有一個小小翹起來,身上是灰褐色加上三角形的圖紋,容易出現在中低海拔山區,會出現在落葉底下靜靜待著等獵物經過,但牠其實是非常穩重的蛇,一般來說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為注射抗蛇毒血清,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五要五不」,五要: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要記毒蛇外觀特徵、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要包紮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要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五不:不割開傷口,避免感染、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誤就醫,耽誤治療時機。

▲▼毒蛇處置衛教。(圖/疾管署提供)

▲▼毒蛇處置衛教。(圖/疾管署提供)

▲▼毒蛇處置衛教。(圖/疾管署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