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一個規定就解決! 呂寶靜籲「4件事」補強社工制度

▲▼衛福部前政務次長、政大名譽教授呂寶靜。(圖/記者張乃文攝)

▲衛福部前政務次長、政大名譽教授呂寶靜。(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1歲凱凱案除了引起社會對於兒虐案的關注,第一線社工因被上銬,引發社工界集體創傷。國立政治大學社工所名譽教授呂寶靜指出,這件事對整個社工界都是相當大的震驚、傷心和打擊,其中有4件事,呼籲政府部門、相關團體一同改善的,像是資訊交流的輔助;同時也表示「不可能用一個規定就把所有問題解決,大家想像得太美好了。」

衛福部今(27)日舉行「助人專業,轉變社會/我社工,我驕傲-113年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典禮」,今年的特殊貢獻獎得主、衛福部前政務次長、政大名譽教授呂寶靜被問到此次凱凱兒虐案,引發社工界的不滿。呂寶靜認為,這件事首先要表達震驚和傷心。她認為,有4件事可以改進,第一是創造安心的工作環境,當連結社會資源時,像是服務轉介部分,要如何得知保母、工作人員足以信賴,這需要仰賴政府的嚴格把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呂寶靜指出,此次案件許多人都指責社工不夠敏感,要充實知能,但這部分需要平台交流或案例彙編,遇到事情的時候,社工們才有可以進一步了解的部分。她提到,也因為社工流動率大,很容易有經驗累積不足的問題,這時候組織提供足夠的督導、支持體系幫助社工員是相當重要的。

呂寶靜認為,還有整個政府部門,包括衛福部、社工社團、社福團體,當事件發生時,是否能建立補救措施,為個別社工做權益的維護。

也因為凱凱案,政府研擬增加訪視次數,但呂寶靜說,應視情況而定,不同服務對象和建立關係的階段都是影響因子,同時了解一個個案的生命週期或是系統理論,哪些事情發生時風險較高,可以在那個時間點增加密度。她表示,政府規定遵從,但同時要相信社工在第一線的專業判斷。

呂寶靜說,可以有基本規範,但要有彈性存在,像是和每個案主的關係不同,導致願意自我揭露的程度也不一樣,隨著孩童的年紀增長,遇到的危機和挑戰也很多,「不可能用一個規定就把所有問題解決,大家想像得太美好了。」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圖/記者張乃文攝)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圖/記者張乃文攝)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說,有關國內社工不足問題,社安網第二期計畫至114年將聘7797名專業人員,盼降低社工工作負擔。另外,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表示,除了109年的社工薪資新制外,113也對於補助民間單位的專業服務費調升8.16%,日後將依軍公教薪資調幅進行調整。

今日表揚典禮頒發特殊貢獻獎2人,包括呂寶靜和前新北市政府社會局長張錦麗、資深敬業獎(服務20年以上)83人、績優社工督導獎29人,及績優社工獎91人,共205位社工(督導)獲獎。得獎者服務資歷從5年多至44年不等。呂寶靜曾為實務工作者、教育者及政府官員,在任職衛福部政務次長時期,她也著力推動長照2.0和社安網的第一期的生成。

有「社福界俠女」之稱的張錦麗,今年不幸因淋巴癌逝,今由夫婿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代為受獎。張錦麗過去在社福的貢獻包括弱勢議題、性騷擾、性侵害及家暴相關需倡議的部分,也都挺身而出,致力讓法規更為健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