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嚴重感染、難控制!台大研究揭「全新自體免疫機制」解開迷團

▲▼台大醫院內科部副教授鄭琬豑。(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大自體免疫機制新發現的研究第一作者、台大醫院內科部副教授鄭琬豑。(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有些病人本身沒有特別狀況,卻容易出現罕見或者嚴重的感染,或者明明已經使用抗生素,卻好不起來,台大醫院研究團隊與美國合作完成研究解開這項迷團!部分病患體內會出現針對「白細胞介素-23」的自體抗體,進而使身體失去對這些病原體的防禦能力,這項新發現的自體免疫機制解釋過去面臨的困難、重複感染問題,今年3月發表於世界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獲得國際重視。

台大醫院今(27)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研究成果,院內內科部副教授鄭琬豑派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當時研究發現一個新因子,可解釋為何有些人的免疫功能比較弱,後續在返台後和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持續與美國合作完成這項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出席致詞提到,感染科除了一般感染之外,也要面對很多困難感染,有些人沒有免疫疾病,卻出現重複感染,控制下來又復發,或者一直難以控制,可能會有束手無策的情況。過去醫界會認為是病患「體質」或者因為接受手術、化療等原因而致免疫力低下,導致後續的罕見或嚴重感染,這項研究讓這種情況有了一部分解釋。

鄭琬豑說明,研究顯示部分病患體內會出現針對「白細胞介素-23」這種蛋白質的「自體抗體」。正常情況下,介白素-23可以活化免疫系統,告知白血球體內有外來入侵者,協助免疫細胞對抗細菌、真菌和分枝桿菌等入侵病原體,一旦人體產生中和這種蛋白質的自體抗體,會抑制身體對抗病菌的天然防禦機制,從而增加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的風險。

研究也發現,在一組罹患胸腺腫瘤和其他罕見感染的病患中,有四分之一的病人體內存在這種自體抗體。這些病患常常感染真菌、分枝桿菌或其他罕見病菌,出現廣泛性感染、神經系統感染等嚴重症狀。

▲▼台大醫院研究新發現自體免疫機制,增加感染風險及嚴重性記者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大醫院研究新發現自體免疫機制,增加感染風險及嚴重性記者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鄭琬豑解釋,這項發現等於揭開特殊形式的自體免疫疾病,因為免疫系統製造的抗體反過來攻擊自身的蛋白質,產生自我削弱。針對包含胸腺瘤、特殊感染病患,可以及早瞭解是否有此免疫現象,進一步使用補充干擾素、單株抗體等方式來協助病患治療,後續也將進一步探討如何遏制這類自體抗體的產生。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這項發現有助於醫學界,對於了解後天免疫缺陷的複雜原因,多找到了一塊重要的拼圖。期待能為這類病患開發新的治療方式,提高治癒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