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成因8%來自聽損 聽力師揭「戴助聽器」關鍵時機

▲▼醫師指出,聽力損失會間接影響失智。(圖/記者張乃文攝)

▲醫師指出,聽力損失會間接影響失智。(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年長者聽力損失原因,包括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佔多數,可能是老化或噪音傷害等,但無法治療。醫師指出,若是老化造成聽損,會影響腦袋辨別度、語言辨識也會變差,社交活動降低的情況下,也進而增加失智風險。聽力師建議,當聽力損失在30至40分貝時,會逐漸影響日常溝通品質,就可考慮輔具介入。

聽力損失不僅影響學習,對於社交和職場工作也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難。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占其中的8%。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葉文英提到,愈多佐證證實,聽力不佳,認知能力會逐步隱形退化,等到發現可能已經來不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理事長吳玉琴今出席「聽力巡航 守護失智」記者會。她提到,自己的父親也有重聽,每每打電話回家,跟爸爸說什麼都聽不清楚,甚至愈說愈大聲,聽不到彼此聲音,到了後來戴上了輔具,可聽到別人的聲音,恢復與朋友的互動,顯見聲音對於維持正常社交的重要性。

▲▼醫師分享,按耳朵飢點(紅圈處)可幫助減緩過度旺盛的食慾。(圖/記者張乃文攝)

▲醫師表示,老化導致的聽損會讓語言辨識度變差,影響生活社交,且無法治療。(示意圖/記者張乃文攝)

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懋哲表示,年長者聽損原因包括感覺神經性聽損和傳導性聽損,前者可能是老化或噪音傷害等造成,且是無法治療。醫師指出,老化造成感覺神經性聽損,會導致大腦辨別度、語言辨識度變差,當聽力閾值變差,聽不懂他人在說什麼,社交活動頻率降低,不願出門,進而增加失智風險。

王懋哲提到,解決方式包括,慢慢講、有耐心,更要了解是「聽不清楚」或「聽不懂」,而佩戴輔具也成為一項改善方法。

資深聽力師蔡鋕鑫建議,50歲以上成年人、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的工作者、曾有耳疾感染或耳朵感染者,在聽力檢測上更為重要。他指出,聽力損失在30至40分貝左右,就會逐漸影響日常影響與生活品質,就可考慮使用助聽器,當發現自己或身邊的親友看電視或講電話愈來愈大聲,有聽不到、聽不清楚或聽不懂時,建議要尋求專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