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因」讓冒牌者症狀更嚴重 她揭:恐被歸因偏差困住了

▲▼讀書會,會議,開會。(圖/取自免費圖庫xFrame)

▲自己不夠好,就算成功也只是僥倖的歸因偏差,很有可能困在冒牌者經驗裡出不來。(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xFrame)

文/張瀞仁

再多成功也不會有幫助!冒牌者的內在因素
自己不夠好、能力不夠、就算成功也只是僥倖,這樣的歸因偏差,很有可能讓你困在冒牌者經驗裡出不來。天啊!連好萊塢巨星都承認自己是冒牌者電影《阿甘正傳》我看了好幾次,很喜歡那種簡單卻充滿力量的生活哲學;電影《紅粉聯盟》也是我的最愛之一,描寫二次大戰時職棒球員都上戰場時,由一群無畏的女性運動員挺身而起,撐起美國職棒的故事,總是讓我熱血沸騰。這兩部振奮人心的電影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湯姆.漢克斯主演。

湯姆.漢克斯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演員,也是美國電影學會終身成就獎最年輕的得主。他在勢如破竹連續贏得兩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之後,坦言覺得:「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什麼時候會發現我是冒牌貨,然後把這一切都拿回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會吧,湯姆.漢克斯耶,都拿兩次奧斯卡影帝了還想怎樣?」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其他你覺得也是絕對人生勝利組的明星,例如:又帥又搞笑、老婆還超正的萊恩.雷諾斯、漫威英雄裡最迷人的反派湯姆.希德斯頓、進了長春藤名校還擔任聯合國大使的艾瑪.華森,都公開表示自己有過冒牌者經驗,覺得:「自己不值得這一切、別人總有一天會看穿自己其實沒這麼厲害,我越努力,越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女神卡卡說:「我還是覺得我是高中時那個不受歡迎的小孩,每天起床我都要打起精神告訴自己:『我是個巨星』,這樣我才有辦法度過那一天,才能做到粉絲們希望我做到的事。」連梅莉.史翠普都說:「會有人想在電影裡看到我嗎?我也不會演戲,我現在在這裡做什麼?」她可是奧斯卡史上被提名最多次的女演員,還被評論家認為是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啊!

由此可知,正面對決冒牌者經驗,靠的不是讓自己更成功。當然,多些成功紀錄絕對不是壞事,但如果你覺得只要自己成功做到什麼事情,就可以從冒牌者經驗中畢業,可能是想太多了。看看這一拖拉庫名人,他們個個名利雙收,甚至拿到許多人一輩子連邊都碰不上的榮譽(湯姆.漢克斯和梅莉.史翠普都得到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艾瑪.華森擔任G7性別平等諮詢顧問)。但是,你發現了嗎?他們還是覺得自己是冒牌者!

換句話說,成功經驗的數量和冒牌者經驗並不總是有直接關係。在「為什麼我會這樣?冒牌者的常見原因」說明了外在與神經學因素,在這裡會探討幾個和冒牌者經驗相關的內在因素。

▲睡眠,睡覺,憂鬱症,憂鬱,情緒,心理,。(圖/pexels)

▲探究冒牌者經驗時,有兩個重要的內在因素是自信和自尊。(示意圖/取自pexels)

低自信、低自尊,讓冒牌者症狀變得嚴重
探究冒牌者經驗時,有兩個重要的內在因素是自信(self-confidence)和自尊(self-esteem)。自信是指「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感覺」,而自尊是指「我們怎麼看自己這個人(而非某特定領域),包括覺得自己被接受、被認可、被愛的程度」。

舉例來說,某個人知道自己是音痴,所以對自己的歌唱實力很沒有把握(低自信),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認為自己是個友善、聰明、被需要的人(高自尊)。以冒牌者經驗來講,低自信和低自尊都有影響。低自信通常限定於某種領域,但低自尊則是一個人對自己整體不滿意、不喜歡、不接受、自我價值低落的狀態。

低自信的人進入冒牌者經驗可能是覺得「我做不到」,即使過去經驗或外在證據都顯示他有足夠的能力,但他可能會覺得那只是運氣好,或是其他人幫忙,而不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到那件事。低自尊和冒牌者經驗則有正相關,並容易進入循環模式:如果你的自我滿意程度低,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當你表現不好的時候,自我滿意程度就更低。

但就算是表現好的時候,低自尊的人反而會感受到認知差距,像是「我明明很爛,但為什麼考試出來分數不錯」。這樣的認知差距帶來的不適會讓人們想找理由,例如「一定是因為我走狗屎運/出題老師人太好/剛好考到我會的」。因為低自尊,你不會覺得這是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帶來的成就,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被拆穿,這樣又更強化「我果然不夠好」的低自尊狀態,進入冒牌者體驗和低自尊的循環。

就算成功也只是僥倖的「歸因偏差」
另外一個重要內在因素是「歸因」(attribution),簡單來說,就是「你覺得這是誰造成的」。有人說碰到狀況時,世界上會分為兩種人,一種人會覺得「都是別人的錯」,另外一種是「都是我的錯」。這樣區分或許太過粗暴,但也正好可以說明內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和外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的概念。

舉例來說,因為要宣傳公司產品,你花了大筆預算,好不容易爭取到機會跟知名網紅合拍一支影片;但影片上架後,宣傳效果不如預期。這時候,如果你覺得「都是網紅和他們團隊的問題,他們不照訪綱、不跟著腳本走,後製時也沒有充分強調產品特性」,這就是屬於外部歸因,認為是外部環境造成事情的結果。

如果你覺得「是我自己的問題,討論腳本時我應該更強調哪些功能,後製階段我也應該要更謹慎地盯場」,那就屬於內部歸因,用內在因素來解釋事情結果。在社會上工作久了就會知道,人生不會永遠是別人的錯或永遠是自己的錯,有時是內部,有時是外部因素,更多時候是內外部因素共同造成;如果永遠用單一歸因,那就是歸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

有些人會有自利性偏誤(self-serving bias),覺得成功的話都是因為我很厲害,而失敗的話都是別人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冒牌者的歸因偏差剛好相反:事情成功時,他們用外部歸因(都是運氣好、別人在幫我);事情失敗時,他們用內部歸因(我做不到、我能力不足)。

這種內在的歸因偏差,除了個性、人格特質外,有時也會受外部影響,例如家長長期以外在因素定義孩子的成功,如「你賽跑得第一名,真幸運」,孩子就會容易覺得成功主要是因為外部因素。簡單來說,如果你容易覺得自己不夠好、能力不夠、就算成功也只是僥倖,這樣的歸因偏差很有可能讓你困在冒牌者經驗裡出不來。

但同樣由這些內在因素造成的冒牌者經驗,每個人的體驗和外顯行為卻都不盡相同—有人是不敢尋求協助、有人則是拚命尋求協助,甚至到處進修、考證照。

▲▼。(圖/方舟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停止自我否定、治癒內在脆弱,擁抱成就和讚美的幸福配方》/張瀞仁/方舟文化出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