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最好要讓孩子在小時候經歷各種型態的摩擦。(示意圖/取自CFP)
文/宋周鉉 譯/蔡佩君
孩子們經常吵架。朋友排在自己前面、我的午餐量比朋友少(或多),甚至連老師是不是更喜歡自己都可以吵。當孩子看到對方一出紕漏,就會毫不留情地進行攻擊,而被攻擊的孩子便會用更強勢的方式迎擊。
還沒有社會化的國小孩童身上,好似還留存著原始人的攻擊性。難道這是從為了生存不得不狩獵、採集或掠奪的祖先身上,無法避免地遺留下來的天性嗎?難道人不是生而善良,而是只能透過教育和自我反省來達成善良嗎?
孩子們之間所發生的爭吵,老師能知道的只有極少部分。孩子們本能上知道哪些事件可以告訴老師(打小報告),哪一些需要裝傻,因為他們有過向老師告狀,最後被其他朋友討厭的經驗。所以說,年級越高,孩子們之間的爭吵就越巧妙也越神秘。
老師在的時候,孩子們看起來很和平,是因為意識到老師在場,所以會克制爭吵。老師只要製造出嚴格的氛圍,孩子們就可以裝作若無其事。如果老師像以前一樣會使用棍子,那麼哪有孩子膽敢爭執。但是這種方式不是教育,只是讓孩子暫時隱藏了自己的暴力。
學校想方設法要減少孩子們之間的爭吵。校長要求老師在下課時間也要近距離和孩子相處在一起,只要老師離開崗位,孩子們之間發生爭執,老師就會受到責問,這導致老師連去上個廁所的時間都難以騰出。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要求老師的任務是對孩子進行控制與監視。但是老師們為了阻止孩子之間發生爭吵,要監視孩子到什麼時候?孩子們馬上就會畢業,將來也會出社會,在不被監視和控制的情況下,被壓抑的攻擊性也許就會展現出來。
原始人攻擊的目標應該是獵物,儘管在已經文明化的近代社會裡,獵物早已消失殆盡,然而人類的攻擊性依舊存在,那不就會演變成孩子之間互相攻擊嗎?在現代文明社會裡,孩子們的攻擊性應該如何被淨化呢?難道只靠著充滿五顏六色插畫的道德教科書,或是教導孩子像康德的定言令式等諸如此類的哲學思想來解決嗎?這是一個難題。
▲透過反覆爭執,讓孩子們了解自己表達情感的方式。(示意圖/取自pixabay)
擔任老師以來,我遇過許多學生。過去的學生小學畢業之後緣分就會劃下句點,但如今已經不一樣了,多虧社群軟體,我可以經常窺探學生們的人生。看著孩子長大成人、就業結婚、建立家庭,自然而然就會回想起這個孩子的小學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悟到長者所謂「邊吵邊長大」是對的。我看到小時候因為大大小小紛爭經常被我訓斥的孩子,與我當年的擔心不同,不但好好完成職場賦予自己的任務,努力養育著自己的孩子;還積極參與同學會,在我面前暢所欲言,談論自己小時候闖禍被我罵的事情。
每當我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會領悟到—最好要讓孩子在小時候經歷各種型態的摩擦,讓他們發現隱藏在自身內在的攻擊性和憤怒。發生問題的時候,先讓他們和朋友吵架,讓他們了解吵架的狀態,讓他們體驗自己會在什麼情況下生氣和落淚。
透過反覆爭執,讓孩子們了解自己表達情感的方式,也許下一次他們就可以稍微掏出隱藏在自己內心裡的善良,看見自己對朋友所展露的攻擊性,會如何使朋友陷入挫折,並且能感受對方當下的心境。當他可以感受到,自己所發動的攻擊如何刺激對方的情緒,最後雙方都將因此而受傷的時候,就會產生惻隱之心。
想教導孩子何謂惻隱之心,就必須要幫他逐一分析吵架的原因和過程,以及吵架過後所感受到的不舒服以及罪惡感等等負面情緒。「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這個詞彙指的是站在自殺者的立場了解自殺的原因,借鑑於此,我幫以上過程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衝突解剖」。為了做到衝突解剖,與其在孩子們吵架的初期介入其中、平息一切,不如等到吵架白熱化的時候才插手。
這件事並不容易。在孩子們齊聚一堂的教室裡,衝突經常不只是一對一,還有一對多與多對多的情況。要做衝突解剖,就好比是要解開一團糾結在一起的線團一樣。
另外一個困難點則是與部分家長有關。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處在衝突之中,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與人衝突(吵架),可以和朋友在教室裡相安無事,所以希望我能夠先阻擋下其他孩子攻擊自家小孩的可能性。如果與這類型的家長溝通,就會得知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本文摘自《別再養育聽話乖小孩:給孩子無懼失敗的自尊,培養有主見、有鬥志但不執著輸贏的成熟個體》/宋周鉉/方舟文化出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