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冷一波!「2大NG保暖行為」很多人都犯了 留意心臟病8大症狀

▲21日大陸冷氣團南下,北部受寒流影響氣溫恐跌破10度。(圖/記者林敬旻攝)

▲氣溫驟降,國健署提醒要做好戶外保暖。(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近日寒流來襲,氣溫驟降,猝死憾事頻傳,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對保暖有錯誤行為,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喝酒暖身」和「錯誤使用保暖物品」。國健署也提醒,若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

年底前都會有一連串慶祝活動和元旦迎曙光活動,但近期適逢冬天氣候,各地早晚氣溫明顯偏低,應特別注意戶外保暖。在穿衣服方面,為維持身體的溫度,可運用內層保暖、外層禦寒多層次穿搭,方便隨著氣溫變化來穿脫衣物,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民眾更要小心選擇正確的抗寒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在保暖觀念上,仍有不少民眾有2大錯誤行為,包括「喝酒暖身」和「使用保暖物品」燙傷。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很多人認為喝酒可暖身,理由是酒精讓皮膚的微血管擴張,因而會有感到暖意的錯覺,但其實體內血液是離開器官後,因酒精作用的緣故,反而造成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尤其在外喝酒宿醉反而會更危險。

另外,不少人使用「電毯、暖爐、暖暖包」等保暖物品導致意外燙傷,尤其是長者及嬰幼兒不易用言語表達,還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末梢神經感覺較為遲緩,甚至是中風患者無力翻身,皆應避免直接接觸或長時間使用電毯、暖爐、暖暖包等,若要使用隨身保暖用品,建議在外層包一層毛巾或布再使用。

吳昭軍也提醒,氣溫變化是心血管疾病好發高峰期,如發現自己或親友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出現做不到「微笑、舉手、說你好」任一個動作的中風徵兆,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