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70肌肉量每10年減少15% 6種居家運動幫助預防肌少症

▲圖1:側平舉水瓶負重運動。(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圖1:側平舉水瓶負重運動。(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人體骨骼肌肉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據研究顯示年過40、70歲後,肌肉量會分別以每10年減少8%、15%的速度流失,加上肌力減退、功能性活動降低,即引發肌少症。

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指出,肌少症也會因為疾病、活動減少或營養不良而加速發生,再加上近年來因為生活型態改變,許多人上班打電腦、下班追劇滑手機而久坐少動;還有為瘦身而不當節食,造成營養不良,都讓肌少症有年輕化的趨勢;若骨骼肌變少,可能導致全身基礎代謝變慢,使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堆積,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併發症,長輩因下肢肌力下降而容易身體衰弱,跌倒、骨折甚至死亡風險都隨之增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2:W夾背水瓶負重運動;圖2:W夾背水瓶負重運動。(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圖2:W夾背水瓶負重運動;圖3:站姿反向飛鳥水瓶負重運動。(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職能治療師介紹5種居家運動,以預防肌少症。(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許雅筑表示,運動是預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週至少3次以上健走、騎飛輪、游泳等有氧運動,或針對肌肉質量提升的阻力訓練運動,都可幫助消除體內多餘脂肪、增進全身肌耐力;許雅筑提供6種預防肌少症居家運動,運用簡單器材、每組做三回合、每回合做10至15次,可依照個別能力,漸進式地增加運動強度,就能達到肌肉力量訓練的效果:

▲▼圖4:扶椅深蹲;圖5:扶椅踮腳。(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圖4:扶椅深蹲;圖5:扶椅踮腳。(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職能治療師介紹5種居家運動,以預防肌少症。(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1.側平舉水瓶負重運動:手抓有重量的水瓶或啞鈴,手臂打直向外展90度(圖1),再慢慢放下至起始位置;2.W夾背水瓶負重運動:手抓有重量的水瓶或啞鈴,手臂打直往上舉到最高,接著下拉做出擴胸以及肩胛骨往後往下夾緊(圖2),再慢慢放下至大腿旁;3.站姿反向飛鳥水瓶負重運動:一手扶住穩定的椅子,雙膝微蹲,身體前傾45度且背部打直,另一手抓有重量的水瓶或啞鈴,往背的方向慢慢抬高,至肩膀高度即可(圖3),再慢慢放下至起始位置。

▲圖6:臀橋。(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圖6:臀橋。(圖/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供)

4.扶椅深蹲:雙腳與肩同寬,扶著前方椅子後慢慢下蹲,將屁股碰到後方椅子(圖4)後再慢慢站起來;5.扶椅踮腳:可扶牆或椅子,將腳尖踮起停個5秒(圖5)再慢慢放下來;6.臀橋:平躺在床上,雙膝彎曲90度踩在床面上,雙手置於身體兩側,將臀部抬起使身體呈現一直線(圖6),停個5秒再慢慢放下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