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分享,高中時愛打籃球卻經常莫名「軟腳」還以為是筋骨拉傷,幾年後才知自己是僵直性脊椎炎。(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關節疼痛超過兩周,恐怕不是單純的運動傷害!一名39歲男性,高中時愛打籃球卻經常莫名「軟腳」,起初以為是筋骨拉傷,只要「喬一下」就沒事,然而不適狀況不但沒改善,持續好幾年後才知自己是僵直性脊椎炎。醫師指出,臨床仍有不少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嚴重可能引發脊椎僵硬、沾黏而駝背、造成其他併發症,提醒如果出現關節疼痛、晨僵、背痛等5大症狀,且超過2周沒有好轉,應盡快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與治療。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教授分享僵直性脊椎炎常見共病。(圖/記者洪巧藍攝)
這名男性分享自身經驗,高中時運動後髖關節疼痛、活動度受限,以為只要「喬一下」就沒事,但狀況沒有好轉,經過好一段時間,還被中醫提醒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到風濕免疫科才被確診。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長祐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45歲以下青壯年,男女比例3:1,主要影響脊椎關節,長期發炎容易造成脊椎沾黏與融合,導致活動度變差。大部分病友具有HLA-B27基因,且有家族病史者的發病機率更高。
蔡長祐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5大症狀,包括:腰部晨間僵硬或背痛(晨僵)超過30分鐘、背痛會在活動後減緩、曾在半夜因背痛而痛醒、交替性臀部或髖關節疼痛、下肢疼痛等。
其中,門診病人較常反應的是晨僵與睡到半夜痛醒。蔡長祐解釋,因為發炎性細胞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經過一整夜的醞釀,導致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的晨僵與疼痛症狀特別明顯;而早上睡醒時,抑制發炎激素的腎上腺皮質素開始分泌,因此不適感也逐漸消退。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教授說明僵直性脊椎炎治療。(圖/記者洪巧藍攝)
值得注意的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初期常將關節疼痛誤認為運動傷害。蔡長祐觀察,僵直性脊椎炎以年輕男性為主,因為忙於學業或工作,常常不就醫,自行買止痛藥等,至今仍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拖了一年以上才正確診斷,甚至拖好幾年的都有。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周昌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延誤治療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疼痛與脊椎僵硬,並導致脊椎沾黏,影響身體姿勢、睡眠與生活品質,產生虹彩炎、乾癬、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
僵直性脊椎炎雖無法根治,但健保已給付多種藥物,包括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非類固醇消炎藥、生物製劑與今年四月健保首度給付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助病友達到「止痛降發炎、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預防併發症發生」的3大目標。周昌德也提醒,除了藥物治療,不要抽菸,養成游泳、有氧運動等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控制病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