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母細胞瘤初期難辨 醫示警「5關鍵症狀」:熊貓眼逾1周當心了

▲▼神經母細胞瘤初期難辨 醫示警「5關鍵症狀」:熊貓眼逾1周當心了。(圖/長庚醫院提供)

▲神經母細胞瘤初期難辨,醫示警「5關鍵症狀」:熊貓眼逾1周當心了。(圖/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癌症中除了腦瘤、淋巴瘤之外,最常見的實體惡性腫瘤,雖然佔比僅7.8%,但死亡率佔比卻高達15%。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表示,該病初期症狀與難分辨,若家中1歲半以上孩童出現腹痛、熊貓眼等5症狀超過1周,建議儘早帶往大醫院檢查。

3歲小恩因反覆發燒、腳痛、走路跛腳被父母帶往診所就醫,一開始被當作關節炎治療,但隨著不名發燒原因越來越頻繁,才轉往大醫院血液腫瘤科,最終被診斷為第四期高危險群神經母細胞瘤;另一名2歲男童謙恩蹲下後站不起來,眼周也出現熊貓眼,原本被診所醫師診斷為過敏,但家人始終覺得「怪怪的」,帶往大醫院抽血才驗出四期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口長庚兒童血液腫瘤科陳世翔主任指出,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疾病分期中,低危險或中度危險群病患者屬於預後較好的族群,一般來說接受手術或化學治療就有很好的預後,20年的存活率可達八成以上;但是一半以上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即使以接受手術切除與高劑量放化療,20年存活率依然只剩3成左右。

▲▼神經母細胞瘤初期難辨 醫示警「5關鍵症狀」:熊貓眼逾1周當心了。(圖/長庚醫院提供)

▲超過1歲半兒童若出現熊貓眼一周以上要當心。(圖/長庚醫院提供)

何謂神經母細胞瘤高危險群?陳世翔指出,通常會以1.5歲為分界,此時癌童對於放化療有抗性,源發於腎上腺的殘餘癌細胞容易死灰復燃,甚至到處轉移,進而壓迫脊髓、入侵肝臟、影響交感神經、壓迫血管,造成患者劇烈疼痛,甚至需要使用到嗎啡類止痛藥。

由於神經母細胞瘤初期症狀難辨,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陳世翔提醒,若家長發現家中孩童在發燒外,還出現肢體疼痛、貧血、熊貓眼、排便不順、腹痛等症狀超過一週,就要盡快帶往血液腫瘤科檢查。

雖然神經母細胞瘤預後效果不佳,但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盧孟佑醫師也呼籲病童不要氣餒,對原發和復發都有顯著效果的GD2抗體免疫療法,也即將納入健保給付,患者接受針劑注射後,可與腫瘤表面GD2抗原結合,誘發免疫系統攻擊並殺死癌細胞,讓5年無復發存活率從46%提升到61%。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