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癌。(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Pixaby)
文:Hello醫師/黎佳燊
醫學審稿:何懷德醫師
為喚起世界對癌症的預防與重視,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已自2019年起,將2月4日訂為世界癌症日,呼籲各國以行動來減少癌症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重大影響,提高每個人對癌症防治措施的重視。
由《Hello醫師》針對國人癌症認知所發起的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僅有約近3成民眾認為自己為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更僅有2成民眾曾接受癌症相關項目檢測;然而,癌症在台灣正以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癌的速度急速增加。
根據英國麥克米倫癌症支持機構(Macmillan Cancer Support)的資料,有1/3的癌症可藉由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來避免。一般來說,醫師很難剖析確切的癌症原因,甚至於同樣的癌症病況也可能誘發不同的身體反應,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遠離可能引發癌症的危險因子,以下將由《Hello醫師》告訴你有哪8大致癌風險、以及癌症原因為何。
癌症原因
人的身體是由細胞組成,而每個細胞都有基因群組成的資訊載體—— DNA。當細胞DNA產生突變,其細胞正常活動機能將停止,變成癌細胞,也就是癌症的起源。
那為何會發生細胞基因突變?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研究顯示,正常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的機會相當頻繁,但因細胞本身有修復DNA突變的機能,通常並無大礙。但若錯失了修復突變DNA的機會,該細胞就有可能會轉變為癌細胞。
也因影響基因突變的原因之多,下列2項則是最常見的類型:
.遺傳性基因突變:癌症患者可能因遺傳父母的突變基因,此突變佔癌症的少數。
.後天性基因突變:大多數的基因突變都是非遺傳性的,通常由環境因素構成,如抽菸、輻射、病毒和接觸其他致癌物等。
高雄市聯合醫院檢驗科主任楊淵傑則表示,人體約2萬個基因當中,已有研究約有400個基因與癌症高度相關;若這些基因發生先天或後天突變,就容易誘發癌症。然而,遺傳性基因突變只說明一個人對某種癌症的風險會比其他人來得高,並不意味著癌症的確診。
整體而言,遺傳性和後天性基因突變必須累積至一定程度,才會引發癌症,而依據癌症種類不同,其基因突變的誘發狀況也將不同。
癌症風險
如今每個人都難逃高度癌症風險的陰影籠罩;由於癌症危險因子涵蓋基因、環境及生活習慣等因素,對此,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也證實,部分危險因子確實可能提高癌症風險。並可歸納為以下8大類致癌風險,提醒所有重視健康的妳我。
然而,由於不少癌症研究傾向以比較與推論為主,尚且難以用科學證明該行為或物質能致癌,因此亦須留意資訊來源是否正確,避免被網路謠言影響,誤信錯誤訊息並延誤診治。
1. 年齡
65歲以上的長者通常有較高的罹癌風險。這可能是跟癌症需要數年、甚至10幾年形成,以及身體細胞修復機能逐漸退化有所關係。話雖如此,癌症仍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有的癌症甚至更常見於孩童和青少年,例如:血癌(Leukemia)和骨癌(Bone cancer)。
2. 個人健康
慢性發炎與癌症有所相關,因為異常的發炎狀況將對DNA的造成破壞,進而導致癌症。譬如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便會提高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的風險。還有低免疫力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人,因為身體較容易受感染,也要特別注意。
此外,荷爾蒙治療也可能提高癌症風險,尤其是更年期激素聯合療法(Combined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提醒患者在接受此療法前務必諮詢醫師。
3. 家族疾病史
大部分的癌症並非遺傳性,但有的癌症可透過家族基因遺傳到下一代,要留意的家族疾病史包括:
.乳癌(Breast cancer)
.卵巢癌(Ovarian cancer)
.子宮癌(Uterine cancer)
.遺傳性乳房與卵巢癌(Hereditary breast-ovarian cancer)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遺傳性非瘜肉症結直腸綜合症(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 syndrome)
4. 細菌與病毒感染
病毒、細菌、寄生蟲的感染,可能會干擾細胞正常成長和增殖、降低免疫力或引起慢性炎症,從而導致癌症的發生,以下列舉部分病原體:
.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
.B型肝炎
.C型肝炎
.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卡波氏肉瘤相關疱疹病毒(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默克細胞多瘤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泰國肝吸蟲(Opisthorchis viverrini)
.埃及血吸蟲(Schistosoma hematobium)
5. 抽菸
菸草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且不管是抽菸,或用鼻子吸,或用嘴巴嚼,都可能會提高癌症的風險。不僅如此,常常處在二手煙環境的人,癌症風險也會提高,以下為抽菸可能罹患之癌症:
.肺癌(Lung cancer)
.口腔癌(Oral cavity cancer)
.喉癌(Laryngeal cancer)
.咽喉癌(Throat cancer)
.食道癌(Esophagus cancer)
.胃癌(Stomach cancer)
.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
.肝癌(Liver cancer)
.腎癌(Kidney cancer)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6. 酒精
酒精進入人體後,身體會把酒精分解成乙醛,而乙醛會破壞 DNA,並干擾細胞的修復,進而提高癌症風險。所以,喝愈多酒,罹癌的風險愈高,可能罹患的癌症如下。
.口腔癌
.咽喉癌
.喉癌
.食道癌
.大腸直腸癌
.肝癌
.乳癌(女性)
7. 飲食
沒有所謂「吃了會致癌」的單一食物,但有些食物會提高特定癌症的風險,例如吃太多紅肉和加工肉,可能提高胃癌、胰臟癌、大腸癌、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的風險。此外,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都可能提高罹患下列癌症的風險:
.乳癌(更年期後的女性)
.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
.食道癌
.胰臟癌
.大腸直腸癌
.腎癌
.膀胱癌
8. 工作場所和居住環境
某些工作場域或居住環境,潛藏著我們難以察覺的致癌物,雖然這些致癌物不一定會導致癌症,但它將提高癌症風險。對此,美國國家毒物計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列出很可能影響人類健康的致癌物,其中包括:
.石綿(工地、空氣汙染、船或鍋爐製造廠)
.砷(未過濾的水)
.工廠化學物質
.殺蟲劑、化學肥料、動物感染
.紫外線輻射(太陽光、日曬機)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8大致癌風險就在你身邊!癌症原因多數後天造成》
延伸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