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金成過世前發冷?醫解答 心梗「非典型5症狀」自救只有1招

▲明金成深夜心肌梗塞驟逝,享年51歲。(圖/翻攝自Facebook/明金成)

▲明金成8日因心肌梗塞驟逝。(圖/翻攝自Facebook/明金成)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導演明金成8日晚間驟逝,檢警相驗遺體認定死因為心因性休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心肌梗塞。據了解他生前似乎出現「發冷」的非典型症狀,對此,新竹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認為,應為急性症狀冒冷汗,與發冷一詞容易混淆;除了胸痛、伴隨著冒冷汗、呼吸喘等常見表徵外,他分享還有「5大非典型症狀」也有跡可循。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採訪時指出,根據統計,有將近1/4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會在到院前死亡(OHCA),因此自覺很重要!平時若出現心絞痛、胸悶症狀,就是「血管堵塞」的徵兆。一旦有胸痛、呼吸喘、血壓低、意識不清、冒冷汗等「急性症狀」務必緊急送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上述常見症狀外,蘇上豪補充,心肌梗塞非典型症狀,包括下巴或下牙床疼痛、喉頭緊、手臂痠痛、背痛、胃痛(與胃食道逆流難以分辨),平時可能隱隱悶痛,因與心臟重疊的交感神經區域所掌管,因此當出現上述延伸性的疼痛與不適,就得小心留意。

吃火鍋、洗澡「4動作恐心肌梗塞」!年輕人也會中 這症狀超危急。(圖/今健康授權提供)

▲醫師提醒當出現其他「延伸性疼痛」務必就醫。(圖/今健康授權提供)

網路上曾瘋傳心肌梗塞「自救功法」,像是用力咳嗽、用力搥胸或是趴在地上滾動胸肌等等,蘇上豪痛批「都是些妖魔鬼怪!」千萬別聽信。他強調,急性心肌梗塞自救法只有1招「趕快求救」,請旁人撥打119盡速送醫;應避免自行駕車前往,否則發生車禍可能性高,不僅波及路人,對自身也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健談》指出,心肌梗塞為眾人都害怕的疾病,其中隱藏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家族遺傳、抽菸、肥胖、相關疾病」。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醫師表示,40歲以上因冠狀動脈逐漸硬化,因此患病率會提升,其中男性發生率略高,但女性停經後患病率也會提升;此外,愛抽菸者因尼古丁會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不可不慎;肥胖者則會加重心臟負荷,加速動脈硬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