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年長癌友除了要克服癌症療程帶來的不適,還必須忍受長時間且不方便的就醫車程,導致他們就醫意願大大降低。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富邦人壽推出「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專案,解決偏鄉癌友就醫交通問題,助癌友穩定治療邁向康復。(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11縣道上,時不時的大卡車經過、轎車們高速競逐,騎在旁邊的高伯伯剛剛做完化療,承受著強烈副作用造成的身體不適,高伯伯說,「我知道要活下來就是要治療,但是想到騎這麼遠的路程,還有治療完的不舒服,好幾次我都想放棄。」 癌症病友高伯伯,獨自居住在台東縣東河鄉的祖厝,分別於2015年2020年確診食道癌與下咽癌,然而除了癌症,平時亦深受精神疾病困擾,時不時會出現幻覺。為了就醫治療,高伯伯得要高頻率的往返醫院。但居住偏鄉地區大眾交通並不方便,儘管身體不適,還是獨自騎車前往市區就醫,治療後還得頂著癌症治療的副作用獨自騎車返家,讓這段返家路途更加危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癌症需要長時間且穩定地接受治療才得以控制或緩解,以常見的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常需每週甚至每天,高頻率的往返醫院,加上癌症治療常有噁心、嘔吐、疼痛或嚴重疲憊等強烈的副作用,然而高伯伯的就醫交通困境並不是個案,偏鄉有許多像高伯伯這樣的癌友,需長途往返就醫,會加劇身體對藥物副作用所產生的不適,若沒有支持就醫的交通工具,將大幅增加路程上的危險。
就醫金錢、時間成本高 年長癌友身心俱疲想放棄治療
偏鄉交通不便,大眾運輸少之又少,趕著一天一兩班的巴士,下車再轉乘,蔡麗娟說,更甚者如南部及東部,分別有超過6成及7成的癌症病友,常常是無人陪同的情況下獨自就醫,千里迢迢到醫院接受治療,結束後還得趕搭上回家的巴士,甚至自行騎乘機車,翻山越嶺經過漫漫長路才能到家得以休息。高頻率就醫的舟車勞頓讓偏鄉癌友們感到身心俱疲,寧可選擇放棄穩定的治療,成為居住在偏遠地區年長癌友們最大的求生阻礙。
住在都市的人很難想像看醫生能有多不方便,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統計,逾7成癌症病友曾因居住地交通不便而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就醫路的艱辛竟比療程副作用更難忍受,令人不可置信。調查顯示,有5成以上偏鄉地區癌友,前往醫院接受治療至少需要花費4小時車程;尤其是東部及南部地區幅員較廣,大眾交通運輸不便,醫療院所佔比又低,使得偏鄉地區的病友在治療路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成本。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9年國人10大死因,第一名仍是惡性腫瘤(即癌症),另外,依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男性為65歲、女性62歲,且癌症發生率從60歲後便大幅提升,佔總發生人數高達6成,其中南部及東部地區高齡人口相對較高,南部地區60歲以上癌症發生率更居全國之冠。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說,儘管癌症成為國人的健康殺手,但若能儘早發現並且穩定治療,病情依然有受到控制且恢復健康的機會,只是對於正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長者癌友而言,密集療程已經讓身體負擔很大,基金會更觀察到,許多身處偏鄉的癌友,需要每週甚至每天往返醫院,還得忍受長時間且不方便的就醫車程,讓他們求生的一哩路雪上加霜。
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富邦人壽 解決偏鄉癌友就醫交通問題
「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助癌友穩定治療邁向康復
所幸台灣癌症基金會與致力於「高齡關懷」的富邦人壽,看見偏鄉長者癌友的隱形需求,攜手推出「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癌症治療交通補助專案,針對居住於大南部、宜花東等偏鄉地區60歲以上的癌友,只要住家距離醫療院所10公里以上,且每月至少回診治療一次,每名癌友即可申請8,000元的交通補助,解決就醫交通困境,幫助他們穩定就醫、完成療程,邁向康復之路。專案自2017年至今,已幫助逾千位的銀髮癌友穩定治療,目前更進一步規劃建置偏鄉癌友交通媒合平台,希望提供偏鄉癌友更加實質的交通服務,因此呼籲民眾響應小額捐款,支持「銀髮偏鄉就醫無礙」專案,幫助更多銀髮癌友,讓他們康復的「醫」哩路不再遙遠。
▲▼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富邦人壽推出「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癌友交通補助專案(上圖),更呼籲大家捐款幫助更多偏鄉長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