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息相關!幼兒時「依附關係」影響成年親密關係表現

▲▼             (圖/嬰兒與母親)

圖、文/嬰兒與母親

在婚姻裡沒安全感,相信另外一半好難?其實童年的經歷與我們長大後建立親密關係依附他人的方式息息相關。如何在兒時幫寶寶建立安全的依附情感?成人還有機會改變依附類型嗎?先從了解自己的依附類型開始。

什麼是「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是嬰兒時期寶寶透過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產生的依戀關係,經過發展及演化,使我們的內心建立起一套如何解讀外在世界的機制。而這也深深地影響成年後我們在關係中的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陌生人情境實驗】

「依附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John Bowlby所提出,而後由Mary Ainsworth設計出「陌生人情境實驗」。

實驗中首先讓一歲左右的嬰兒與媽媽和實驗員一同進入房間,接下來實驗員暫時離開,讓媽媽與嬰兒在空間裡獨處,並觀察在這個階段中寶寶是否能將媽媽作為安全堡壘自信的去探索周圍的環境,接下來陌生人進入房間中,研究人員會觀察嬰兒對於陌生人的反應,接著媽媽離開小房間,製造出分離情境,觀察嬰兒對於分離焦慮的反應,以及觀察當嬰兒與媽媽重逢後所表現出的行為,透過每階段嬰兒不同的反應將其分成三種依附類型。

.安全依附型
這類的寶寶在媽媽身邊時能夠放心的探索周遭環境,媽媽離開時會表現出沮喪哭鬧的情緒,但依舊能在陌生環境中探索,對陌生人的反應也較為積極,當媽媽再次回來時,他們的情緒也能夠很快地被安撫,我們歸為「安全依附型」。

主要照顧者能在嬰兒有需求時能及時發現並給予適當的回應,這樣的類型在成年後較能信任他人,擁有較好的人際互動,也更容易與人建立起親密長久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有足夠的安全感能夠更好的與伴侶進行情緒交流。

▲▼             (圖/嬰兒與母親)

.焦慮依附型
這類寶寶在媽媽身邊時無法放心探索周圍環境,媽媽離開時表現出非常焦慮不安的情緒,但當媽媽重新回到房間安撫時,寶寶明明渴望與媽媽親近,卻又拒絕媽媽的安撫,甚至表現生氣,反應十分矛盾,我們歸為「焦慮依附型」。

主要照顧者在嬰兒有需求時給予的回應忽冷忽熱,讓嬰兒捉摸不定,這樣的類型在成年後渴望與人建立關係,但同時又害怕被拋棄,擔心自己不被接納,在關係中缺乏全感,在親密關係中容易感到焦慮,認為自己沒有被愛的權利。

.逃避依附型
這類寶寶並不在意母親是否在身邊,媽媽離開時並不會表現出明顯悲傷的情緒,當媽媽重新回到房間時,也不會主動親近媽媽尋求安撫,甚至會無視媽媽,我們歸為「逃避依附型」。

主要照顧者在嬰兒有需求時不願給予回應或給予負面反應,這樣的類型在成年後較不容易信任他人,也不容易與人建立起太親密的關係,反而會因為與他人太過親密而感到不安,在親密關係中假裝自己很獨立,不允許自己太過依賴伴侶。

如何幫寶寶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最重要的無非是讓寶寶對這個世界的感覺是正向的,知道當自己……

完整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
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12419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