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臉歪嘴斜」竟罹癌!搶救顏面神經麻痺 醫曝按4部位助復原

▲顏面神經麻痺在台灣不算少見。(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顏面神經麻痺在台灣不算少見。(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顏面神經麻痺在台灣不算少見,有些人感冒或是生產後都有可能會發生,近期新冠肺炎疫苗罕見副作用中也有顏面神經麻痺。醫師提醒,一般顏面神經麻痺2至3個月就會康復,若久病不癒應進一步檢查。此外,按摩臉部4部位有助加速復原。

博仁醫院副院長康志森在《健康2.0》中透露,有一名張姓婦人右臉半癱,以為是顏面神經麻痺,治療了兩年都沒有復原,之後這名婦人因為右耳痛到其他醫院就診,才發現她右耳前方有一個約3.5公分的腫瘤壓到神經,確診為腮腺癌,之後治療時必須將神經挖除,並搭配化、放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康志森說明,臉頰兩側的唾液腺包含了腮腺、顎下腺與舌下腺,若腮腺有腫瘤,手術難度高,可能會造成顏面麻痺;顎下腺腫瘤雖然不多,但會影響唾液分泌;舌下腺若有腫瘤,多會是惡性。

▲▼顏面神經麻痺。(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3大唾液腺腫瘤。(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此外,康志森指出,國產高端疫苗有兩種罕見副作用,一為眼壓高,另一個就是顏面神經麻痺,目前醫學上推測,有可能是因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就有一些潛在病毒,疫苗可能再度喚醒或是活化這些潛在病毒,造成水腫或顏面神經發炎。

康志森也補充,事實上今年4月,就有男子接種AZ疫苗後發生右臉顏面神經麻痺,另根據英國醫藥期刊報導,有一名61歲男子在接種第一劑BNT疫苗5小時後,與接種第二劑BNT疫苗隔日,都發生對側顏面神經失調。

不過雙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鄔定宇提醒,顏面神經麻痺本來就不是一個少見的疾病,台灣每年大約有6000~7000人會發生,目前BNT、莫德納等其他病毒疫苗發生機率約為千分之6,略高於背景值,而高端機率是千分之一,「沒有特別危險,民眾不用特別恐慌」。

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表示,顏面麻痺可分為風寒、風熱、風痰、瘀血四種類型,風寒風熱症狀像是一般病毒性感染感冒,會怕冷痠痛;風痰會有臉部麻木、舌體僵硬;瘀血則會讓皮膚麻痺沒有知覺,批夫顏色暗沉。

▲▼顏面神經麻痺。(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顏面神經麻痺可按摩四部位肌肉 。(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

在治療上,傳統針灸會針攢竹穴、絲竹空、瞳子髎、顴髎等穴位,沈瑞斌也分享,民眾可以透過把手伸進嘴巴內,按摩顴骨到嘴角刺激顴大肌,按摩眼眶骨到上嘴唇刺激顴小肌,按摩嘴角刺激笑肌,另外也可以透過近端指節按摩眼眶周圍,與用大拇指輕揉腮幫子的咬肌,加速恢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