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產生的副作用強弱代表意義,醫生解答了。(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新冠疫苗擴大年齡層接種,不少年輕人出現劇烈症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曾公布數據笑道,如果副作用比較多的話「就代表你年輕人」!就有網友開始擔心打完疫苗沒反應是老人的象徵,免疫力提早退化、沒有保護力。但婦產科醫師烏恩慈要大家不用擔心,她說「打完疫苗很無感,別想太多!你只是運氣很好」。
本刊7/5曾報導《副作用多=年輕人!莊人祥公布「老中青」接種疫苗副作用比例》,莊人祥當時公布數據表示,無論是AZ或莫德納疫苗,打完第一劑後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例,18~49歲是60幾%,50~64歲40%,65歲以上20%左右。另外,發燒統計,18~49歲也是將近3~4成,其他可能在10~20%左右,的確比較年輕副作用較多。
而隨著接種人數變多,打完疫苗後「每個人的反應」也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婦產科醫師烏恩慈在《烏烏醫師》粉專中指出,施打疫苗後有人發燒、肌肉痠痛、頭痛、拉肚子樣樣來,吃了疫苗全餐,只能苦笑自認是AZ認證的年輕人;相反的也有人打完完全沒反應,開始擔心自己身體不健康,是否為免疫力提前退化,甚至沒有獲得保護力,「等於白打」。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發現,年輕人接種後產生副作用的機率,的確高於長者。(示意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反應越小代表免疫力越差?」烏恩慈在文中拋問,並解答,以大數據來看,打完AZ疫苗後確實有年紀越大,不適反應越小趨勢,而老年人剛好又是免疫力普遍較差的族群,因此很多人將兩現象聯想在一起。但她認為,打完疫苗各種不適未必是免疫反應,可能是針對疫苗佐劑的副作用,症狀的出現與個體差異、基因有關,不能直接以年紀、基礎健康狀況或免疫力解釋。
烏恩慈根據自己在診所中的觀察,針對施打疫苗後的員工,廣抽抗體結果也發現,「抗體高低和打完疫苗的反應也無關」,有人完全無感,但抗體非常高;也有人極度不舒服,但抗體仍低空飛過下限。她強調,「假設你打完疫苗很無感,別想太多!你只是運氣很好,不用擔心自己沒有獲得保護力,當然這也不表示你比同年齡的人『老』」。
若是打完疫苗副作用很大,烏恩慈認為,「這些不過就是個體差(異)罷了!」若真的不舒服也不需硬撐,不要猶豫,直接服用普拿疼、多喝水,休息一兩天即可緩解。
▲醫師指出,打疫苗後產生不適,是機率問題。(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指出,接種後出現不適反應「就是身體免疫產生的過程」,就像感冒一樣,每個人輕重程度不同,無論嚴重與輕微,最後都會產生抗體,無關高低;換言之「反應大的人、嚴重不舒服的人,抗體不會較高」。
林氏璧說,以年輕人與長者來說,整體不良反應發生機率,前者仍高於後者,至於中和抗體是否有所差異,「每個疫苗不一樣」。有些疫苗觀察6個月都發現長者抗體下降較快速,甚至會產生突破性感染,因此以年輕人而言,可以說「反應比較大,所以抗體產生可能比較好,也許是對的」;長者一般來說反應較低,抗體可能沒有維持那麼久。
林氏璧強調,打疫苗發生不適反應「是機率問題」,無論症狀輕重,最終大家都會產生抗體,因此不需過度擔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