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外送憂染疫風險增!專家授「3步驟」安心吃:不怕沾病毒

▲uber eats,foodpanda,空腹熊貓,外送平台,網路外送,顯圖。(圖/記者林敬旻攝)

▲疫情期間,多數人為減少出門次數,三餐選擇外送。(圖/記者林敬旻攝)

文/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協會

Q1取用外送食物,擔心外包裝會有病毒殘留?

A: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實施至26日,並延長至7月26日,目前微解封並「有條件適度鬆綁」,餐飲場所13日起可內用,但不可多人共食。提醒大家,防疫還是從你我做起,不能因此而鬆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民眾也擔心購買外送食物,外包裝會有病毒殘留,中華食品安全協會理事長何中平博士建議購物、處理外賣食物包裝後,準備食材或是享用食物之前,最好的防疫措施就是要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沖洗至少20秒,或是使用酒精消毒,消費者購買外賣食物後,記得將食物從包裝中取出,放在盤子上,就能減少外送外包裝的風險。

根據美國CDC的公告,目前尚未發現因接觸食品、食品包裝或購物袋而感染的新冠肺炎病例。從食物或食物包裝及袋子感染病毒的風險被認為非常低,儘管在食品生產和加工廠的作業員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沒有證據直接證明該病毒通過這些工廠中的作業員透過處理過的食品或包裝傳播給消費者。

 ▲台北市因新冠肺炎影響維持三級警戒,寧夏夜市營業僅供外帶。(圖/記者林敬旻攝)

▲雖已微解封,除了澎湖縣,全台餐飲業仍僅限外帶。(圖/記者林敬旻攝)

Q2外帶、外送常以塑膠餐盒包裝,如果是高溫熱燙的食物,民眾應如何處理?

A:常見的塑膠袋是使用塑膠3號-聚氯乙烯(PVC)易加工、可塑性高。耐熱溫度為70-90℃,耐熱度不高,用塑膠袋裝熱食,肯定將塑化劑吃下肚!中華食品安全協會理事長何中平博士建議盡量少用塑膠製品盛裝熱食或是熱湯,還是使用玻璃與瓷器最安全,或是自備餐碗哦!

Q3拿到食物後再加熱、高溫煮沸?

A:當你已經購買了熱的外賣熟食,請盡快食用,也提醒民眾食物不要放在室溫下超過兩個小時,要避免在室溫下放太久,可能剩菜中細菌已經不知不覺的滋生很多了! 如果要隔餐復熱時中心溫度要超過70℃,澈底加熱細菌才會被消滅,也更安全。

Q4購買冷凍食品小叮嚀

A:如果您是購買冷凍食品,要注意運送過程中是否都是保持低溫配送,如果食品拿到手時已經是4℃以上,明顯感覺已經不冰了,請通知對方公司,以保障自身權益,特別是肉製品或許味道、外觀和氣味看起來仍然正常,食材很可能已經不新鮮了,為了您的健康找想,請將其扔掉。

冷凍的動物性食品在儲存及運輸過程中如果溫度變化過大,表面容易形成冰霜,骨頭中骨隨有血紅蛋白也容易黑變,購買時要注意,不適當的溫度及包裝容易造成氧化褐化甚至黑變。

好的冷凍肉,冷凍時要快速急凍,肉中的水會被鎖在肉的細胞中,台灣的超低溫生魚片冷凍魚,在超低溫-50℃延繩釣漁船捕撈漁獲後,就會立即送入凍結室凍藏;美國雞肉在屠宰後,往往在4個小時內溫度就急凍到-30℃以下,這些急凍方式都會把肉的汁液和鮮度保留在原有的肉的組織中,因為快速通過「最大冰晶生成帶」,所以水分不會在冷凍過程中跑到細胞之外,造成解凍後肉的汁液流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