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性便秘要注意,恐是腸癌徵兆。(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52歲王太太喜愛喝手搖飲,每天都要喝1杯,日前因連續5天便秘就醫,依醫師建議服用軟便劑,但症狀仍未改善,甚至開始產生腹水,肚子大到像懷孕8個月,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合併腹腔轉移併嚴重腹水。醫師提醒,經常性便秘、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等問題,都可能是癌症徵兆,一定要特別留意。
根據最新癌登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2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冠軍。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王照元教授表示,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有時會有經常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陸續發生,容易輕忽,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
國內外罹患大腸直腸癌名人甚多,如余天女兒余苑綺於去年不幸復發,癌細胞甚至轉移至肝、肺,進展至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已逝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以及漫威英雄《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確診時已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而發生除了和遺傳有關,飲食習慣也是關鍵,高油炸、高脂肪、高糖、過多肉食和纖維攝取不夠等都是高危險因子。
▲醫師提醒,50歲以上民眾可按時接受兩年一次的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圖/記者趙于婷攝)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琮琨醫師也提到,大腸直腸癌初期幾乎無症狀,仍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根據統計,每二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下降35%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根據2014至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國人兩年做一次大腸直腸癌篩檢,每年發生率趨緩,且確診時多為早期,治癒率高,可見篩檢政策奏效。
王照元說,若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勿消極面對,現今晚期抗癌策略為「接力治療」,可大幅延長病患存活期,依照目前健保規範,若於第一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三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可使用到最多線健保標靶藥物,得以延長疾病穩定期與整體存活期。
張琮琨也呼籲,要預防大腸直腸癌,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50歲以上民眾可按時接受兩年一次的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高風險族群如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應主動接受健康檢查、積極追蹤,若有腸道相關症狀,如大便中有血或黏液、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務必盡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一張圖了解腸癌7大圍顯症狀。(圖/醫師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