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秒就1人失智!研究揪「2關鍵」風險增2倍:每秒步行小於0.6公尺

▲失智症。(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現代高齡社會,全球每3秒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現代高齡社會,全球每3秒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針對60歲以上本身無失智症相關症狀的老人,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且認知功能測驗不合格者,在長達12年的定期追蹤後,發現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倍,顯示認知功能障礙與肢體動作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年齡的增長是失智症的關鍵風險之一!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截至2019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已高達360萬人,如同2個台南市人口數,佔全台人口總數的15.3%,預計5年內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加上許多慢性疾病的盛行,將造成社會經濟沉重的負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暨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流行病學研究中顯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失智症的高危險群,約有33%在5年內會發展成失智症,但對比一般同年齡群只有3%。

失智症AI。(圖/記者趙于婷攝)

▲認知功能障礙與肢體動作間有高度相關性。(圖/記者趙于婷攝,下同)

其中根據衛福部民國100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以2019年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有近2成(18.16%)65歲以上老人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等於台灣每5位老人就有1位有失智風險。另外,根據調查,也有近8成(78%)台灣民眾擔心自己未來可能罹患失智症,並且每4人即有1人認為失智症無法預防。

而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針對60歲以上本身無失智症症狀的老人,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且認知功能測驗不合格者,在長達12年的定期追蹤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倍,顯示認知功能障礙與肢體動作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失智症AI。(圖/記者趙于婷攝)

▲未來期盼可用AI提早揪到潛在失智症患者。

因此邱弘毅也和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本合作研發出「AI心理師」,以肢體活動測量器的3D動態影像分析技術,透過記錄受測者運動時身體四肢肌力、下肢跨步距離(行走速度,敏捷度)、上肢提高距離(協調性)及身體可旋轉角度(柔軟度)等四大數據資料,並輸入受測者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教育程度等參數指標。

透過上述肢體活動測量器收集來的資料,會再經由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處理,使用大數據的多項特徵資料分析後,可快速找出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期盼此檢測可幫助減輕醫療人員的工作以及醫療資源負擔,提升失智症的診斷率。

關鍵字: 失智症 失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