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指出,心跳越快,死亡率是呈線性增加。(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大多數人對高血壓有警覺心,深怕中風或心臟病,但極少人知道「心跳快慢」對健康有直接影響。醫師指出,研究發現,平均心跳70下的人,比起心跳只有60下的,平均壽命會少10年左右,甚至有研究還發現心跳和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相關。
早年的醫學期刊中曾有報導,哺乳類的壽命和心跳快慢成反比,這些動物一生心跳總數大約10億下,如果心跳越快,壽命就越短。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魏承駿醫師也提到心跳軌跡研究,心跳越快,死亡率是呈線性增加。
魏承駿說明,分析金山地區3,400名居民多年的心跳軌跡,發現心跳變化的軌跡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平均心跳數10年內不斷上升的群眾,死亡率是心跳穩定群眾的2倍以上,而原本心跳很快的群眾,如果能夠把心跳控制下來,發生死亡的風險其實可以下降到和穩定群眾一樣。
而根據最近台灣本土的心衰竭調查,絕大多數的病患心跳都偏高,即使有規則在門診追蹤的病患也是如此,再一次反映了心跳是被大多數人所忽視的生命徵象,理想上最好的心跳是控制在55-60下。
▲心跳快慢對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缺血性心臟病影響最大。
魏丞駿表示,突然心跳增加,要合理懷疑是否身體出問題,貧血、甲狀腺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甚至癌症都有可能,心跳變快絕對是身體亮紅燈的的警訊,如果已經有慢性疾病,心跳的變化和軌跡就更重要。
根據目前醫學研究,心跳快慢對三種病人影響最大,分別是「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症)」,尤其是心臟衰竭的病人,一般典型的表現就是血壓低、心跳快。
魏丞駿解釋,心臟功能好比一個馬達,心臟衰竭就像是馬達故障乏力,每收縮一次只能送出少量血液,所以必須加快它跳的次數(心跳)來勉強補足它的功能,而加快的心跳又會更加消耗已經疲累不堪的心臟,像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必須要打斷它,讓心臟休息,病人才能有好轉的機會。
魏丞駿提醒,要預防可能問題,除了要有健康生活和運動習慣,改善心肺功能,除了每天監測自己的血壓外,更要注意心跳,尤其是高危險群的患者,即「高血壓、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這些病人的心跳要控制的更嚴格,心跳大於70下死亡風險就開始增加了,因此控制心跳就和控制血壓一樣重要。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