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推測長時間喜歡用塑膠袋裝熱湯的飲食習慣,影響家中孩子的健康。(示意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台灣已推動限塑政策多年,不過根據統計,國人每年仍會用掉152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60個。塑膠製品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卻一步步殘害你的健康。一名7歲男童,被媽媽帶到醫院主訴「生殖器太短」,細問之下發現他9歲的姊姊也出現乳房發育、月經早到的性早熟徵兆,追朔生活習慣才發現,都跟塑化劑有關。
網路謠言瘋傳吃微波食品會致癌,「那是錯的!」腎臟科醫師陳俊宇在《醫次搞定》節目中替微波食物平反,不僅不會致癌,營養也不會衰減,「但比較難吃是真的」。他提到超商常見微波食品的風險,在於「包裝大多是塑膠的」加上它不耐熱,「我們的塑膠也有分成第1種型號到第7種型號都有,不管是哪一種型號都會有一個耐熱的溫度,因為我們所有塑膠製品射出成型的時候,都需要成型的東西叫做塑化劑。」
陳俊宇接著說,一旦溫度高,塑化劑就會溶出,其會干擾體內男性荷爾蒙形成。國外有研究調查發現,產婦們體內驗出的塑化劑濃度較高,胎兒可能會早產,「出生之後小朋友隱睪症的機會比較高,還有生殖器會比較短小。」
▲有研究指出接觸大量塑化劑恐增加寶寶早產風險。(圖/截自《醫次搞定》Youtube)
陳俊宇也分享小兒科同學碰到的案例,一名媽媽帶著7歲兒子就醫,主訴「生殖器很小」一量只有1公分,詢問家中狀況才得知,包括9歲的姊姊乳房已開始發育、月經也來了,且兩人都是早產兒,後來替姊弟倆驗尿液中的塑化劑濃度,發現全部都超出正常值的3倍以上,追根究柢全是生活習慣惹的禍。
姊弟倆家住夜市附近,家中從事資源回收工作,屬於弱勢家庭,陳俊宇推測,可能是常手部沒洗乾淨,加上長期飲食習慣喜歡買熱湯,「用塑膠袋直接裝回來」方便又美味,未料將化學物質全吃下肚,「有時不只是塑化劑溶出,甚至是塑膠整個已經溶解到裡面,吃到身體裡。」
陳俊宇說,塑化劑會干擾男性荷爾蒙,一旦被干擾,女性荷爾蒙就會顯示出來,包括男性女乳症、隱睪症還有小兒氣喘,近年都被證實與塑化劑有關。但他也提醒民眾不用過於擔心,要達成上述情況,必須長期、大量接觸,屬於累績性的問題,一般塑化劑吃進體內可經由腎臟代謝,只要多喝水、攝取綠茶多酚及含有維生素C的蔬果,即可拮抗體內毒性。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