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額醫材8月上路暫緩 眼科醫籲健保署資訊要「更親民」

眼睛。(圖/達志/示意圖)

▲差額醫材8月上路暫緩,眼科醫籲健保署資訊要「更親民」。(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健保署幫自付醫材訂定差額上限,引發醫界不滿。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3)日邀請各專科學會、各醫院代表、消基會、醫勞盟等各界代表,召開臨時會議溝通討論。眼科醫學會代表、台北榮總眼科部主任劉瑞玲表示,在訂定醫材價格同時,也不能抹煞醫師的技術,另外,資訊公開也要更親民,讓民眾真正了解選用該醫材後,對生活會造成何種影響。

衛福部長陳時中會後表示,今日會議得出3共識,一為先處理極端值,二為改善醫病關係,三為資訊公開,如果都做到了,下一步才考慮訂定醫材差額上限。而所謂極端值,是把具有獨佔性,沒有市場機制的醫材,進行價格了解,也要把國際評比列。8月上路時程暫緩,是否仍維特定醫材天花價,則持開放心胸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瑞玲會後受訪時表示,下午會議中,聽到不同醫療聯盟與專科都反映溝通受限,大家對於價格沒有很好的共識,同時也看到一些現象,需要去面對,像是處於自由市場的自費醫材,同一品項就不移有太大落差,只不過價格不該一刀切,而是從極端值處理。

▲▼健保差額醫材爭議有「初步共識」,陳時中表示新制先暫緩。(圖/記者洪巧藍攝)

▲衛福部長陳時中與健保署長李伯璋會後說明共識結果。(圖/記者洪巧藍攝)

劉瑞玲也針對部長講的資訊公開提出疑慮。她表示,資訊很難做到對等,「醫師說是一回事,但病人不見得聽得懂」,希望能在網站上,把資訊用民眾比較能理解方式呈現。譬如用單焦人工水晶體,可能看遠清楚,看近不清楚,像是走路、看電視很清楚,但手機來電顯示就看不到,可用日常生活實例讓民眾了解。

不過,劉瑞玲也表示,她對於這次結論是滿意的,對於消除極端值的部分,認為健保是保險,差額醫材身處保險大餅之外,希望健保署不用花心思去管保險以外的東西,但可能是收到很多民眾反映,才會有這個舉動。

劉瑞玲表示,此次結論是公佈的價格暫時不推行,但會修改上限,達到去極端值目標。她強調,這不是結論,但醫材本身品質以外,重點是在開刀時植入,不能抹煞醫師的技術與價值,「醫師技術不是在街上買漢堡」,還是要兼顧價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