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專訪/新藥吃垮健保財務? 「精準醫療試辦計畫」年底公佈

▲衛福部長陳時中專訪。(圖/記者范綱儀攝)

▲新藥吃垮健保財務?陳時中:「精準醫療試辦計畫」年底公佈(圖/記者范綱儀攝)

記者嚴云岑/專訪

健保財務去年起呈「負成長」,需靠安全準備金支應,也讓保費調漲聲浪頻傳。衛福部長陳時中坦言,近年來醫療發展,健保在藥費支出上,的確比以往多上許多,鑒於未來藥費只增不減,健保發展更應量出為入,為此,衛福部今年底預計公佈「精準醫療試辦計畫」,從基因篩檢找出最有效的藥物加以給付,讓錢花在刀口上。

109年健保總額協商上月落幕,金額突破7000億大關,較今年增加5.5%,但近年來健保支出面逐漸增加,去年起負債80多億,雖可靠2200億安全準備基金暫時支撐,不過若按此趨勢,推估在2021年、2022年就會燒光,最終只剩下保費調漲一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時中接受《ETtoday》專訪,被問及是否支持健保保費調漲?他未正面回應,只提到健保財務規劃權責在健保會,如何在昂貴新藥倍出的世代維持健保財務,才是衛福部現階段首要目標。

「你每個月花錢保健保,如果現在有一個藥,可以治療你的病,但政府卻因為貴不給用?坦白說,我自己當被保險人,也說不過去。」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科學家們,讓受試者們服用了生長激素和糖尿病藥物的混合藥品,原本只是想研究讓胸腺是否能夠再生,後來卻發現結果顯示衰老或許是可逆的。(示意圖/達志)

▲陳時中表示,新藥越來越貴,到時候可能連國家都付不起。(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陳時中強調,面對藥費,他一貫的態度就是「有效就要花」。但如何定義有效?他舉上任以來力推根除C肝政策為例,「C肝口服新藥,大概是近年來唯一能夠根治疾病的藥物,所以我們才敢大膽投資。」反之,被癌症病人視為續命生機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應該要確定療效再來付,「不要付了10人,只有一人有效,所以我們才會講『精準醫療』很重要。」

陳時中口中的精準醫療,是將健保給付藥品中「高貴」的藥,在診斷上力行準確化,「準確度越高,用了就會活,當然就有給付的必要。」

為了篩選出「有效」的藥物,衛福部今年委託國衛院規劃「精準醫療試辦計畫」,將基因檢測與抗癌藥物進行媒合,在短期內建立「Life Bank(生命銀行)」針對6000個基因做分析,找出對大多數基因有反應的藥物進行給付。陳時中坦言,「如果這套系統能發展成功,對比較昂貴的藥物,健保在給付上就比較有信心。」

針對陳時中提到的「精準醫療試辦計畫」,主責的國家衛生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熊昭表示,該計畫仍在規劃階段,會以癌症為主,罕病暫時不在規劃範圍內。由於希望走向產官學合作,所需經費尚不便透露,但確定的是,今年底會公告徵求合作案,讓有興趣的業者自主接洽。

▲▼基因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衛福部今年委託國衛院規劃「精準醫療試辦計畫」,將基因檢測與抗癌藥物進行媒合,讓健保的錢可用在刀口上。(圖/pixabay)

而該計畫也有2大初步方向。熊昭提到,方向之一為將國人常見的癌症進行篩檢,其次把將資源投入非常需要新藥研發的癌症上。她舉肺癌為例,「就像患需有EGFR基因突變,才能做相應的標靶治療」,此次計畫也會從伴隨式的基因診斷,制定相對應的給付政策。

「藥價只會越來越來越貴,未來新藥可能會貴到連國家都付不起,到時候該怎麼辦?」陳時中嘆道,罕病新藥就是很好的例子。前些日子衛福部接獲罕病團體申請,希望將脊椎肌肉萎縮症(MSD)的新藥納入健保,但一個療程要價6000萬,「說實話,政府也付不起。」

「人就是這樣,如果沒有藥就算了,有藥卻用不起,才是人生悲哀。」陳時中坦言,健保的開銷變大,不單純只是錢的貴與便宜,還涉及到醫療倫理及社會可負擔性,「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因為科技生技發展雖然帶來很多希望,但也可能是最黑暗的時刻,「因為看得到,吃不到。」他也向世界喊話,期盼透過聯合國、WHO出面解決,結合世界力量,攜手研發、降低藥價。

相關新聞:

陳時中專訪/延續年少「零蛀牙」宏願! 衛福部長力拼「根除C肝」

陳時中專訪/社會安全網「資料庫」10月底上線 陳時中:從被動變主動出擊

陳時中專訪/美開放加熱菸逼衛福部解套 「那些好處就是我反對的理由」

►「時間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