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耀醫師指著肺癌模型。(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肺癌連續7年蟬聯台灣奪命癌症之冠,每年超過9千人喪命,許多晚期肺癌患者在手術、化療、放射與標靶都失敗後,紛紛將希望寄託於剛通過健保給付的免疫療法。不過,最新研究發現,若單使用免疫療法,針對一線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總反應率為4成,但若為免疫、化療與標靶組合並用,治療反應率卻能突破6成,成為臨床上新選擇。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表示,免疫治療是利用免疫檢查點藥物喚醒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正確辨識並攻擊癌細胞,一旦腫瘤對藥物有反應,就會產生「長尾效應」,即使療程結束,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仍會發揮作用,但晚期肺癌患者單獨使用免疫檢查點藥物,整體反應率很低,僅2至3成,導致絕大多數患者無藥可用,因此世界各國醫藥專家一致認為,幫免疫化療「找搭檔」,是目前最佳解決之道。
▲最新研究發現,組合療法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存活率。(圖/記者嚴云岑攝)
有著豐富治療經驗的台北慈濟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分享,肺癌病理類型和治療方式複雜,但無論是否有特定基因變異,晚期患者都有機會因免疫治療藥物搭配提升治療效果。
今年56歲的鈺琪就是組合藥物的受惠者,她在2年前夏天參加一場慈善活動後覺得身體不適,原本以為是中暑,但晚上卻發燒至39度,到醫院掛急診確診肺炎,住院進一步檢查,更發現右肺長了6.5公分的腫瘤,切片發現為第三期非小細胞癌,儘管遵循醫囑治療,今年3月再度復發,且已發生雙肺轉移。
「腫瘤轉移沒有大小眼,左右各兩顆。」鈺琪分享,面對癌症復發的再次打擊,她一度感到不平衡,但心定了以後,依然堅強面對,把自己交給醫師,再次手術切除病灶後,改用免疫治療組合,化療、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三管齊下,目前控制狀況穩定,幾乎沒有副作用。
▲肺癌患者鈺琪與主治醫師黃俊藥合影。(圖/記者嚴云岑攝)
黃俊耀表示,抗癌如同作戰,應從一線治療開始使用最好的武器才有勝算。化療就像炸藥,可破壞癌細胞生展分裂,標靶藥物則如盾牌,阻斷癌細胞養分補給,免疫治療則能夠斬斷癌細胞與T細胞的連結,讓免疫細胞辨識並攻擊癌細胞,全面殲滅肺癌細胞。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則表示,近年來肺癌治療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在免疫治療浪潮下,衛福部目前核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共有單獨使用、免疫+化療、免疫+化療+抗血管新生標靶三代組合,大幅增加治療靈活性,呼籲晚期患者不要放棄希望,只要積極與醫師配合,都能找出屬於自己理想的免疫治療組合,也有機會活得更好、更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