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面臨癌疲憊,恐怕影響治療意願,示意圖。(圖/記者林宜潔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癌症連續36年為我國十大死因之首,威脅民眾健康,統計指出,超過9成癌友合併有「癌因性疲憊症CRF」(癌症化、放療副作用),可能導致體力不堪負荷,使得治療被迫中斷。國內日前完成一項大規模四期臨床試驗,證實「癌因性疲憊症CRF」可靠藥物治療改善,該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Cancers》。
我國每年罹癌人數已超過10萬人,醫界致力讓癌友如期完成療程、不因故中斷或拖延治療。然而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過去調查統計,高達92%癌友同時罹患「癌因性疲憊症CRF」,更有1/4已達需藥物協助治療的中重度,不妥善因應,將削弱體力、嚴重打擊患者治療意願,甚至被迫中止化、放療,長久以來,成為公認無法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
在國內生技業者主導下,長庚、馬偕等共9家醫學中心日前完成一項長達6年的大規模四期臨床試驗,共收治310名「癌因性疲憊症CRF」癌末病人,而且經雙盲試驗證實,接受藥物治療者,近7成受試者的癌疲憊狀態,獲得有效且明顯的改善;臨床成果論文更在今年2月獲國際知名期刊《Cancers》刊登發表。
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指出,研究內容進一步發現,癌友若能在KPS(癌症病患執行日常活動的行為能力)良好的狀態、及早接受癌疲憊治療,獲得的療效會愈好。
王正旭指出,「癌因性疲憊症治療指引」將該疾病處置分為「非藥物」和「藥物」,輕度階段,能透過認知療法、運動等非藥物處置改善,一旦惡化到中、重度以上階段,適度藥物介入便成為必要手段。他也提醒,其實從罹癌開始,「癌因性疲憊症CRF」可能就已經找上門。
參與研究的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賴允亮建議,病人可勇敢向醫護人員反應癌疲憊的痛苦煎熬,透過積極治療,有助提升生活品質,維持與增強體力,讓癌症治療更為順利有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