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一把維他命當早餐?當心反效果

圖/shutterstock 文/陳蔚承

營養品只是輔助,不是健康的唯一途徑。在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再搭配營養品,才能發揮更大效果。

吃營養保健品變成人們維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方式之一,但營養保健品不能取代食物,更不能被當作改善、治療症狀的唯一方式,該怎麼吃還是要回歸自身需求和專家的建議。

多吃≠更有效,過量反而難吸收

吃營養保健品,許多人期待身體出現好的轉變,甚至想要效果又快又好,但營養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藥物,很難預估或確定一定會有效果。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指出,吃營養保健品重點是固定、規律地吃,幾個星期、幾個月才發揮效用,不是一蹴可幾。微笑藥局藥師廖偉呈也認為,有些營養保健品吃下去不會有什麼特別感覺,例如葉黃素,吃下去後眼睛不會宣布「我變健康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吃多一點會不會讓效果來得快又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家醫科醫師顏佐樺指出,營養保健品只是讓身體不缺乏營養素,吃太多身體無法吸收,而且浪費錢。國外有醫學網站就戲稱,吃太多營養保健品只是製造「昂貴的尿液」。

有些營養保健品研究和實際使用經驗,發現的確能在服用一段時間後產生效果,如吃魚油改善眼睛乾澀,2、3個月之後就會有感;益生菌調整腸道大約需要2週、蝦紅素2週能改善眼睛疲勞。

對效果有疑惑,諮詢藥師、醫師

除了前文提到9種台灣熱門營養保健品如何吃、如何選,消費者最常碰到的問題是:「媒體報導營養保健品新研究,有的去年說有效,今年又被推翻,我該怎麼辦?」營養保健品研究會不停翻新,但要看研究方法和證據是否足夠。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以維他命D為例,以往研究都指出可以抗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但今年一項新研究指出維他命D沒有這些效果,「我的立場是,這些單一的研究有其參考價值,但維他命D的研究大都傾向對抗癌、心血管疾病有益處,所以不用因噎廢食。」

「除了看結果,也要看研究方法,」顏佐樺說,最近很夯的維他命D,指出無效的研究大都是「補充型」研究,但很多疾病是數十年累積的,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但很多補充型研究常只有讓受試者補充兩、三年,實驗組、對照組結果出來發現對某個疾病沒有差別。相反地,指出有效的研究大多是「形態」研究,也就是一群人驗血液中的濃度,發現濃度較高的人比低的人罹患某些疾病的機率低。

「這是連專家都頭痛的問題,但不用因為一、兩篇研究說無效就不吃,」他說。

廖偉呈則提出折衷的辦法,可以跟藥師討論劑量和服用方式,再跟專科醫師討論,這樣可以得到雙方的資訊,讓醫師知道有在吃保健品,利於醫師診斷和開處方。

效益最大化,從飲食、生活做起

「我看過有人不吃早餐,光早上就吞了27顆營養保健品,」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會長陳陸宏嘆道,現在人們經濟變好、開始注重健康,營養保健品愈來愈受到歡迎,但營養保健品絕非健康唯一的途徑,「還是該從飲食做起。」

陳陸宏曾看過一篇日本文章寫道,一天要吃到35種食物才夠,但對一般人來說難以做到。因此他認為25種即可,例如炒菜,用大蒜、木耳、高麗菜、洋蔥和一些辣椒一起料理,這不就一次吃到5種食物了嗎?或是買現成菜餚回家,自己加些配菜和佐料,25種食物絕對不難,「有好的飲食最重要,營養保健品只是輔助,」陳陸宏說。

改變生活習慣也是如此,以益生菌為例,敦仁診所院長蕭敦仁指出,益生菌改善腸胃和排便問題是否有效,除了看菌株和使用方式,生活形態也很重要,「透過養成良好習慣,如多喝水、多吃蔬果和運動,搭配正規治療,益生菌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

該不該吃營養保健品?專家的兩種意見

採訪14位專家後發現,由於工作忙碌或出差的因素,大家最常吃維他命B群提神及益生菌保健腸胃。對他們來說,是否要吃營養保健品也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想法:

贊成:

●除非遵循營養師個人化的規劃或自煮,不然從食物獲取均衡營養很困難。

●營養保健品好食用,對忙碌、壓力大又三餐攝取不均的人來說很方便。

●要從食物吃到有保健的量很難,營養保健品劑量比較能達成。

●藥物不一定能根治疾病,所以依身體需求來吃營養保健品是有幫助的。

反對:

●正常、均衡飲食就能吃到人體需要的營養,不用吃保健食品。

●比起食物,營養保健品太過昂貴。

●如果不知道怎麼選,亂吃可能更傷身。

●食品不是藥物,沒有經過嚴謹的研究,效果也因人而異,因此不用吃。

不論有沒有吃,或正在考慮是否要吃某一種營養保健品,除了知道怎麼吃、怎麼買,還要把一件事情牢記心中:營養保健品不能代替正餐,努力從食物中吃到營養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

延伸閱讀:

平平都是護眼 葉黃素、蝦紅素哪裡不同?

營養保健食品百百種,怎麼挑、何時吃才好?專家一次解惑

「晚上不能吃B群?」揭開你對B群的4大誤會

這2種保健食品 乳癌病人最好別碰

野餐、市集、健走、各式手做課程...11/18康健樂活節-邀您一起感受最純粹的快樂

關鍵字: 康健雜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