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ㄍㄧㄥ!熟齡族白內障盛行率逾6成 卻只有2成願就醫

▲白內障。(圖/記者嚴云岑攝)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白內障手術召集人潘志勤。(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真的不要再撐了!台灣健保資庫顯示,65歲以上白內障盛行率達60%,但就醫比例僅有2成,充分顯示了台灣熟齡族的「硬頸現象」。醫師提醒,只要在50歲以前近視超過600度,都是白內障高危險族群,至少每年需做1次視力檢查,若有慢性病、家族史等民眾,頻率則需提高到半年一次,若發現異常,便可透過點藥或置換水晶體,避免失明的發生。

白內障為世界人口失明的最大主因。一項橫跨歐亞18國、調查人數逾8000人的「歐亞熟齡白內障認知大調查」揭露,高達57%台灣熟齡族可提出一個以上白內障症狀,但其中僅有16%有定期檢查習慣,另有55%要熬到眼睛出狀況才就醫,遠低於歐洲平均的1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今(7)日受訪時表示,白內障是水晶體混濁造成視力減退的現象,除了自然老化外,抽煙、紫外線、高度近、慢性病都會加速惡化。一旦眼中水晶體開始混濁,便會出現視力模糊、色調改變、畏光、複視等症狀,不僅晚上不敢出門,嚴重時連眼前的人都看不清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白內障。(圖/記者嚴云岑攝)

▲藥廠公佈「歐亞熟齡白內障認知大調查」結果。(圖/記者嚴云岑攝)

雖然白內障對老年族群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調查卻顯示,有66%的老年人在發現問題後,卻遲遲不願意動手術,其中有58%是擔心術後後遺症,不願意接受治療。

翁林仲曾收治一名70多歲的老爺爺,視力差到分不出鄰居、兒孫,走路也常跌倒,卻因為「怕痛」,遲遲不願意接受手術,後來被兒子帶來就醫,視力只剩0.1,因眼球過硬,只能透過傳統手術置換水晶體,傷口大、恢復時間長,反而得不償失。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白內障手術召集人潘志勤表示,只要年齡超過55歲、視力下降到0.4以下,皆符合健保給付的白內障手術範圍。現在隨著科技進步,手術前只需靠「點藥」麻醉1小時,手術時間也縮短至20分鐘,傷口也從原本的1公分減少至1.8~2.2毫米。

他提醒,民眾過了40歲,應把視力檢查當保養,若發現問題,可視經濟狀況與生活需求,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案,以免視力成為晚年追夢的絆腳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