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核磁共振應證遠紅外線對中樞的調控

生醫觀點

生醫觀點 生醫觀點

生醫觀點專注提供生技及醫療產業的重要觀點及發展趨勢,協助華文讀者透過我們的觀點對生技應用技術、醫療產品及生技服務等新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文/ 陽明大學傳統醫藥學研究所教授 、台北榮總一般外科特約主治醫師 邱仁輝醫師

紅外線是一種能量射線,可出現在所有會釋放能量的物體中,來源可區分為天然來源、人工來源等方式,例如宇宙射線、土壤岩石中。其中紅外線則分為近、中、遠,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常見處於的紅外線範圍內多半為近紅外線居多。像是民生用常見的暖爐、火把、電爐等釋放出的能量多屬於近紅外線。

過去在中醫的灸法裡就發現從旁邊釋放出來的能量裡面,可以偵測到遠紅外線,自然界裡許多元素也會發出遠紅外線,像是礦物如鈦、鍺、或精密陶瓷。現今的遠紅外線儀器所產生的遠紅外線,是經過能量激發精密陶瓷所產生的。

醫療用途的遠紅外線有什麼特殊之處?

從光譜來界定紅外線,可分為近紅外線、中紅外線、遠紅外線,這段光就是指紅光以外的光,這段光的波長是 0.75~1000微米。遠紅外線是介於5.6 ~ 1000微米之間。紅外線的效益可分為熱效益、非熱效益,越接近紅光就越具熱效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近紅外線的波長短,因此產生大量的熱效應,主要用來烹調、保暖或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此類用品的溫度多半偏高,因此不建議作為醫療用途。遠紅外線已經遠離紅光。由於波長較長,這段光的光譜會在接近1000微米的區段。能量釋放相對較低,所以使用時較無燙傷之顧慮。遠紅外線的非熱效應被用在許多疾病的輔助治療上,以分子碰撞或輻射的方式和人體產生共振作用,並在人體內產生生物作用,使得血管擴張而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並幫助排除乳酸或有毒的物質,達到解除肌肉酸痛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為血液循環改善的緣故,也被應用在預防下肢缺血惡化、促進慢性傷口癒合,像是糖尿病人、復健物理治療及經絡治療上。除此之外,目前也被運用在預防洗腎病人的廔管栓塞上,因為經過遠紅外線的照射,讓循環改善,減少洗腎後血管阻塞的情況,是遠紅外線在臨床上的極佳運用。

由磁振造影驗證遠紅外線的效應

傳統醫學常用的溫灸治療就有釋放遠紅外線的治療效果。但中醫也必須配合現代醫學所需的科學研究方法來得到驗證。為了探討遠紅外線與穴位刺激之間的治療機轉,因此我們選擇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fMRI) 來觀測紅外線對中樞神經的影響。

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能獲得與腦部斷層掃描類似的結構性影像。根據研究觀察遠紅外線在照射特定穴道時,在照射的中後期及照射結束後,腦部包括前額葉、顳葉及枕葉,其功能都有活化的現象,經由此路徑可調控自主神經的活性。因此由實驗可知,一般醫療上的遠紅外線之所以需照射40分鐘才會對特定部位產生效果,推測可能來自中樞上的調控與反饋,反而不是一般民眾以為的直接對照射區域產生的效果。

民眾使用醫療級遠紅外線時需注意事項

使用遠紅外線的時間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但平均是40分鐘才能達到共振的效果,醫療級遠紅外線在照射時的距離也很重要,在距離 20公分時,皮膚溫度應維持在40度以下。一般會以為遠紅外線器具越熱越有效,這是不正確的認知,之所以會看見紅光,是因為它必須同時伴隨可見光,來給使用者開關的指示,

一般民眾在照射治療時,剛開始會覺得沒有甚麼感覺,那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溫度過高會提高熱傷害風險,熱效益也會破壞治療效果。所以若使用時皮膚有灼熱感,或皮膚表面溫度超過 40 度C,則表示該器具帶有過多的熱效應(熱風、近紅外線),年長者、糖尿病患、腎臟病患者、長期臥床、血液循環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應提高警覺,避免熱傷害風險。

更多生醫新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