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併發症上周暴增!台大醫分析:孩童住院約占10%

▲▼孩童PCR篩檢,馬賽克版本。(圖/記者湯興漢攝)

▲新冠疫情併發症上升,醫師說明,孩童大部分以輕症為主,約10%孩童因併發症等情況住院。(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進入第6波Omicron疫情,疾管署今(18)日表示,上周(11日至17日)新增通報623例併發症,不但比前一周329例翻倍成長,國內疫情持續上升且處流行期。醫師提醒,長者因症狀嚴重就醫的比例增加約2至3成;另外,孩童部分以輕症為主,約5%至10%的小朋友會因為哮吼或肺炎等情形住院。

疾管署今表示,上周新增62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新增329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台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建議,未施打疫苗長者,建議要盡快接種,增加保護力,相較前段時間,這一波就醫的長者增加2至3成,若從急診就診的長者,風險較高,也會安排住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國晉提醒,新冠疫情流行期,民眾應施打疫苗、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有咳嗽症狀戴口罩、使用酒精等。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提到,大部分的孩童確診仍以輕症為主,有一部分的小朋友則因為併發症,如哮吼或肺炎等情形,影響到氣管需住院。她說,重症大多與先天性問題相關,如心臟疾病等先天性異常,因為新冠較容易產生呼吸衰竭等。

張鑾英指出,2022年的新冠疫情不少孩子出現嚴重腦炎等,目前情況不像當時那麼嚴重,或許與孩子打了疫苗有關。至於因為併發症住院的比例,一般約5%至10%。

張鑾英提醒,若孩子出現聲音沙啞、咳嗽,同時有如狗吠聲音,呼吸雜音、胸骨下沿有凹陷、喘等情況,孩童因此吃不好、睡不好、脫水、小便變少、活力不佳或嗜睡等情形,就是警訊,建議盡快就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