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都吞不了!59歲男罹食道癌 3不良習慣

▲吞東西卡卡示意圖,喉嚨痛。(圖/記者嚴云岑攝)

▲患者菸、酒、檳榔不離身,後來出現吞嚥困難等症狀,確診為食道癌第3期。(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文/健康醫療網 記者林蘇菲報導

59歲張先生從事營造業工作,由於工作任務繁重,菸、酒和檳榔不離身,久而久之產生了吞嚥疼痛及胃食道逆流。起初服用止痛藥或成藥,症狀稍有改善,近日卻再度出現吞嚥困難,體重也不明減輕,直到連吃布丁都無法吞嚥,張先生才緊急就醫。確診為食道癌第3期且有淋巴轉移。

術前放療+食道切除及胃管重建手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廖啓耀評評估病情後擬定治療方案,採手術前執行前置性化學放射治療,第一階段化學放射療程後再次予以檢查,發現治療效果良好,因此可立即執行進一步的食道切除及胃管重建手術。

張先生癒後良好,病理組織報告顯示病灶已完全緩解,術後第10天即可出院並攝取軟質食物,雖然術後短期內進食量較少,但經由多方面逐步調整狀況日趨穩定,一個月後已能正常飲食,體重也穩定上升中。

男性患者佔9成 4大高風險族群當心

根據2021年國健署統計資料,我國新診斷食道惡性腫瘤者為2881人,因食道癌而死亡的人數為2030人,其中男性佔比居高不下,佔比逾9成以上,為男性中癌症發生率排名第6位。有7成食道癌發生於50至70歲的男性,中位數為59歲,癌症死因中食道癌排名第5位。

廖啓耀提醒,誘發食道癌的因子是多元的,平時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不良習慣,或常有胃食道逆流等異常症狀者,都屬於患癌高風險群體。

食道癌治療4大類方式 微創內視鏡或達文西手術為佳

廖啓耀表示,早期食道癌以單純手術治療即為可行的治療方式;對於晚期患者而言,若已發現淋巴轉移,應先使用前置性化學放射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為佳;若手術無法根治者,則應考慮輔助性化學放射治療;若食道癌已侵犯至食道壁外或已遠處轉移,則以確定性化學放射治療為主。整體而言,開刀並結合化學放射治療,是有效控制晚期食道癌的最佳方案。

另外,手術以微創內視鏡或達文西手術為佳,經由高解析度的影像系統和改良器械輔助,不但縮短手術時間也提升病患安全。而有別於傳統手術,微創手術傷口相較小,併發症也較少,患者更能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

喉嚨好像卡住竟是食道癌末期! 醫揪「30年禍首」

「吞口水都會痛」不到3個月竟是食道癌第三期! 醫揪警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