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速度快8倍!國內4院聯手打造「驗毒版快篩」毒物檢測僅需30分鐘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醫院急診收治中毒患者就盼能儘早著手治療,但有時因為不知道哪一種毒化物影響,等待檢驗至少要4小時以上才能完成辨識。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開發特殊晶片幫助分析人體內毒化物,概念有如快篩,30分鐘內就能完成分析,速度加快8倍,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未來若能應用在臨床,將讓醫師有更充裕的時間救回病人生命。

▲▼救人速度快8倍—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識毒「阿湯哥」能快速分析出人體內毒化物。(圖/記者洪巧藍攝)

▲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開發特殊晶片幫助分析人體內毒化物,概念有如快篩,30分鐘內就能完成分析。(圖/記者洪巧藍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救人速度快8倍—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識毒「阿湯哥」能快速分析出人體內毒化物。(圖/記者洪巧藍攝)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萬德輝、台灣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禮。(圖/記者洪巧藍攝)

由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萬德輝、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台灣大學材料系教授陳學禮與台北馬偕神經外科醫師林新曜聯手,耗時5年打造的「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被團隊成員暱稱是識毒「阿湯哥」。

萬德輝解釋,這有如賦予急診室醫師如同電影「不可能的任務」中阿湯哥的虹膜辨識技術,立即掃描就能快速的辨識毒化物,不只找出眼前的敵人到底是什麼身份,還可以知道毒物的劑量,讓醫師可以更精準的給予治療,目前已經可辨識超過50種物質,資料庫還能持續增建。

顏宗海表示,國內常見的中毒物質以農藥、有毒金屬、毒品濫用、安眠藥、清潔用品等等為主。但大多數病患被緊急送到急診時,醫師經常面對的是未知的毒化物,過去通常需要經過實驗室至少4小時以上的檢測,才能得知結果,不管是時效性和應用性都明顯不足。

萬德輝說明,傳統拉曼光譜檢測常用在檢警調查,例如毒品只要使用探頭一插就可以知道是哪一種毒物,但是如果要使用在生物檢體,由於其濃度相對低,傳統拉曼光譜訊號就偏弱,所以這次的開發重點就在於「增強訊號」讓檢體可以得到檢測結果。

▲▼救人速度快8倍—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識毒「阿湯哥」能快速分析出人體內毒化物。(圖/記者洪巧藍攝)

▲▼「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實際使用,檢體置於晶片就可以測出毒物光譜以比對。(圖/記者洪巧藍攝)

▲▼救人速度快8倍—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識毒「阿湯哥」能快速分析出人體內毒化物。(圖/記者洪巧藍攝)

萬德輝指出,這次成功開發奈米結構檢測晶片搭配鍍膜技術,只要配合攜帶型的拉曼檢測儀器就可以進行檢測,把病人少量檢體(2-5 微升)放入晶片再用雷射探頭一照,只要幾十秒就有光譜結果可用以比對,再算上收到檢體、處置等前置作業時間,相當於30分鐘內可以分析出人體毒化物,跟醫院端的臨床判讀結果比對完全吻合,但速度加快達8倍之多。

顏宗海表示,透過這樣的結果,醫師就可以快速決定治療方向,有更充裕時間來挽救病人性命。「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可辨識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農藥(福美雙、陶斯松、大滅松、達馬松、巴拉刈、加保利等)、食品添加物(桃紅精、紅色6, 40號、黃色4, 5號等)、臨床藥物(抗生素、抗癲癇藥等)、新興毒品(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喵喵、浴鹽等)等都難逃法眼,不僅有助醫療,可望也對食安、司法科技產生重大的進展。

▲▼救人速度快8倍—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識毒「阿湯哥」能快速分析出人體內毒化物。(圖/記者洪巧藍攝)

▲救人速度快8倍—長庚醫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馬偕醫院聯手打造識毒「阿湯哥」能快速分析出人體內毒化物記者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7月「小(Small)」和2023年9月國際知名期刊「感測器和致動器B:化學(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備受國際肯定。顏宗海表示,目前主要在實驗室驗證,後續還要做醫材申請、進一步在臨床實際應用評估驗證;萬德輝分析,實際到上市應用可能還要3~5年時間。

已故毒物科醫師林杰樑遺孀、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今日也出席記者會,她說,在林醫師離開10年25天的現在,林口長庚毒物科仍不斷對大眾衛教還有新的研發,這樣的快速檢驗對大眾有利。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