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衛教記者會,理事長蔡維恭(中)與理事黃逸修(左)。(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勃起功能障礙一直是「男」言之隱,醫師指出,統計台灣有半數40歲以上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卻有接近9成的人沒有就醫治療。而勃起功能障礙與男性的全身健康有很大關聯,由於是陰莖動脈血管阻塞所致,常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警訊,可能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前哨站,提醒有相關困擾民眾應該就醫做整體評估。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今(17)日舉辦衛教記者會,理事長蔡維恭指出,勃起功能障礙過去多發生於有慢性病的年長者,但隨著現代人心理壓力趨大,加上長期不良生活型態,近年來40~60歲男性到門診諮詢的人數明顯增多,台灣勃起功能障礙諮詢暨訓練委員會統計,目前台灣有一半40歲以上男性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青壯年族群應該多加留意。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理事黃逸修指出,勃起功能障礙有三類,分別是生理相關的器質性、心理因素與精神狀況的心因性,還有兼具兩種情況混合性,但無論哪種成因,第一線治療方式都是藥物治療。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衛教記者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然而台灣勃起功能障礙就診率低,僅一成尋求專業諮詢,蔡維恭說明,不像高血壓等慢性病可以用客觀數值作為衡量標準,勃起功能障礙其實是很主觀的疾病,導致患者不易自我判讀。
加上許多男性礙於面子問題,認為求醫或吃藥等於間接承認雄風已不在,普遍會找理由搪塞,遷就於慢性疾病或是年紀大所影響,合理化自身不舉情況,部分男性甚至會自行上網尋找偏方,種種原因造成勃起功能每況愈下。
蔡維恭指出,勃起功能障礙除了影響性福,更與心血管疾病、攝護腺肥大等多項慢性病的風險因子相似,常被視為男性全身健康的前哨站;國外研究顯示,有六成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於確診三年內會發生心血管疾病,此外,隨著年紀增長、勃起功能障礙也可能導致攝護腺肥大,就醫時可以一併評估。
黃逸修另提到,許多男性避諱就醫,性愛之前才趕吃藥,反而可能成為另一種心理壓力。現在已經有每日服用的滴劑量藥物可以維持體內藥物作用濃度,可以找回自然且穩定的性生活。但也提醒,目前勃起功能障礙相關治療都屬於自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