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許多人會誤將膽囊炎當作胃病。(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肚子裡的器官多,某個部位疼痛,卻也可能因此誤診。醫師提到,有不少患者在胃痛好幾年後,才知道自己其實是膽出問題。過去就曾有患者有肚子痛的症狀長達2、3年,一直以為是胃潰瘍,直到某次發作,醫師做了2項檢查發現是「急性膽囊炎。」
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在《健康2.0》提到,先前有一名55歲的病人,肚子痛症狀已經2、3年,每次痛起來,她便自己買藥或看醫師,而醫師替她做胃鏡檢查後,認定為「胃潰瘍」,不過患者吃藥治療症狀仍反覆發作。直到某天,她前往高雄遊玩,晚上吃了一頓大餐,肚子卻突然開始劇痛。
許秉毅說,剛好他以前曾替這位病患的姊姊看診,而姊姊也急call醫師求助。就在醫師前往飯店後,看到病人躺在床上,手摀著肚子「連動都不敢動」,當下替她進行2項檢查,括「右下肋骨敲痛」、「墨菲氏徵象」。所謂墨菲氏徵象,就是將手放在肋骨下方,深吸一口氣,若膽有發炎跡象,做出這個動作時就會出現劇痛。
▲醫師提醒,急性膽囊炎可能會出現右上腹疼痛,有時會伴隨發燒、噁心等症狀。(圖/翻攝自《健康2.0)
許秉毅替患者檢查後,也確定她有「墨菲氏徵象」,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馬上送急診開刀。至今已3年的時間,病人再也未出現胃痛。醫師提醒,許多人都誤將膽囊炎當成胃潰瘍。不過,急性膽囊炎典型症狀包括右上腹疼痛,甚至傳至肩膀、肩胛骨或是胸部,有時更會伴隨發燒、噁心或嘔吐,偶爾會有黃疸或胃酸逆流、心跳加快等。
許秉毅說明,急性膽囊炎常發生在吃大餐後,膽囊會因此收縮,分泌膽汁以幫助消化,但若有膽結石,此時會卡進膽囊管導致阻塞,細菌感染後便會發炎。
►大罐抗菌洗衣精!添加茶樹油有效洗去塵蟎,4罐只要$39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