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極高骨折風險族群?當心一年內再骨折風險高達2成

你是極高骨折風險族群?當心一年內再骨折風險高達2成(圖/業者提供)

▲有骨質疏鬆的人,即使輕輕摔一下或打個噴嚏、咳嗽太激烈都可能造成骨折。(圖/123RF)

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暨神經外科蔣永孝醫師提供

一般人不小心跌個跤,只要拍拍屁股起身後就沒事了;但有骨質疏鬆的人,即使輕輕摔一下、或打個噴嚏、甚至咳嗽太激烈都可能造成骨折。別以為骨折沒什麼大不了,骨鬆患者的骨折是從骨頭內部的骨小樑開始斷裂,這時若照X光,恐無法從骨頭外表察覺異常,但隨著內部骨小樑密度不夠或質地不好,時間漸久、壓力無法負荷下,其他骨小樑也會一根一根的斷掉……。

一旦發生骨鬆性骨折,病患第一時間是感覺到疼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暨神經外科蔣永孝醫師形容:「是如刀割般的痛,」只要一動就痛,所以像起床、從椅子起身等都非常痛;漸漸地導致無法行動,嚴重時連躺在床上都無法翻身安睡,生活品質相當不好。「從統計數據上看,骨鬆性骨折的患者只要發生過一次骨折,就會像骨牌效應一樣,不只是斷掉的那根骨頭,其他部位也會陸續產生骨折;且未來一年之內再發生第二次骨折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成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暨神經外科蔣永孝醫師(圖/業者提供)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暨神經外科蔣永孝醫師。(圖/蔣永孝醫師提供)

蔣永孝醫師表示,骨小樑密度高低決定了骨頭的強度,正常來說,年齡是造成骨鬆的主因,愈長壽就愈會遇到骨鬆問題;而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質流失速度也會加快;此外臨床上也遇到不少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的患者有骨鬆狀況,通常骨質密度或許不低,但骨質的強度卻不好,也同樣容易產生骨折。

骨鬆通常沒有症狀,直到骨折發生或身高變矮、駝背嚴重時才會驚覺有骨鬆情況。或是個子嬌小、骨架小的人,通常骨本也不多,將來發生骨鬆的問題機率也較高。因此,預防骨鬆最重要的是在年輕時注重營養,積極補充鈣質、運動,讓身體儘早儲存骨本。蔣永孝醫師說,無論男女只要年逾50、或女性停經日開始,就建議開始額外補充鈣片與維生素D,更別忘了持續運動、曬太陽。

若年紀較大又發生骨折,經診斷後確診為骨鬆(骨密度小於-2.5),目前健保給付可減少流失骨質的骨鬆藥物,以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不過對於高骨折風險族群,像是骨密度低於-3以下,單靠減少骨質流失的骨鬆藥物,也很難把骨質強度補回來。」因此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仍較高,很可能漸漸地影響行動力,最終無法行動自如,只能長期臥床治療。

目前臨床上治療骨鬆的藥物可分為「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藥物,依最新2020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學會骨質疏鬆症治療指引,建議極高骨折風險患者,如骨密度小於-3、一年內發生骨鬆性骨折、接受骨鬆藥物治療仍再次骨折、骨折次數愈多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應優先使用可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

如同蔣永孝醫師強調,對於已經發生骨折的極高骨折風險患者,若想要在短時間內讓骨密度提高,以降低再次骨折的機率時,就必須積極搭配能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治療,快速提升骨密度,並降低骨折風險,建議雙管齊下、開源節流,打好自己的骨本,照顧生活品質。

「要預防骨鬆性骨折,就要謹記四個字:『保密防跌』。」蔣永孝醫師提醒,只要有骨鬆問題,就沒有本錢摔跤,平日必須維持骨密度、預防不必要的外傷,才不至於一跌倒就發生憾事。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380-EVE-2022-Jul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