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燃燒生命」8大惡果 醫:發胖、顏值劇降、癌症風險升

滑手機,趴著滑手機,睡前滑手機。(圖/記者趙于婷攝)

▲您常熬夜嗎?(示意圖/記者趙于婷攝)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熬夜8大惡果」,像是易怒焦慮、體重失控、疾病找上門、顏值急劇下降、癌症風險上升、記憶力下降;每一次熬夜都是在消耗生命的本錢,不要等到生重病,才問「為什麼是我?」

黃軒4日在臉書說,「熬夜,你熬的不是夜,你熬掉是自己生命,而你不知道」,你或許不抽菸、不喝酒,注重飲食健康,但只要熬夜,你的身體仍在加速崩潰,熬夜代價遠比你想像更可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表示,現代人習慣晚睡,但你知道嗎?每一次熬夜,都是在加速身體機能崩潰,甚至可能為未來埋下嚴重的健康隱患,熬夜不是本事,而是在燃燒生命,熬掉父母給予的健康身體。

▼醫師提醒,熬夜是在燃燒生命。(示意圖/CFP)

▲▼在床上滑手機。(圖/CFP)

黃軒分享8大熬夜惡果,「看看你中了幾個」?

1、體重失控,發胖無法逆轉

熬夜會影響體內賀爾蒙分泌,使你感到異常飢餓,導致暴飲暴食,特別是高熱量的宵夜。然而,夜間身體代謝率下降,攝入的熱量無法有效消耗,脂肪更容易囤積在腰腹,讓人變成易胖體質,減肥也變得更加困難。

2. 免疫系統崩潰,疾病找上門

連續三天睡眠不足,身體的免疫細胞活性便會下降70%,這意味著你的防禦機制變弱,更容易感冒、生病,甚至腸胃功能失調。長期熬夜者還可能出現慢性發炎,讓身體長時間處於「亞健康」狀態。

3. 皮膚狀況惡化,顏值急劇下降

熬夜導致膠原蛋白加速流失,使肌膚變得暗沉、鬆弛,黑眼圈、細紋、痘痘等問題接踵而至。即使使用昂貴的護膚品,效果也難以挽救,皮膚狀況一去不復返,讓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顯老態。

4. 心血管健康亮紅燈

夜晚是心臟修復的關鍵時刻,但熬夜會導致心臟持續超負荷運作,增加血壓、心率不穩的風險。統計顯示,35歲以下的猝死案例中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你別等到身體發出警告才後悔!

5. 大腦功能衰退,記憶力下降

長時間熬夜會影響大腦神經傳遞,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甚至「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研究顯示,經常熬夜者的腦細胞死亡速度,是正常人的2倍,35歲也許可能已擁有60歲的腦力。

6. 癌症風險上升

褪黑激素是人體的天然抗癌物質,但熬夜會抑制其分泌,導致乳癌、大腸癌等風險上升。研究發現,長期熬夜者的癌症發病率,比早睡者高出40%,可見熬夜不僅影響當下健康,還可能對未來埋下致命隱患。

7. 消化系統受損,胃病纏身

肝臟與腸胃在夜間進行修復與排毒,但熬夜打亂這一過程,使得胃酸分泌失調,容易引發胃潰瘍、消化不良等問題。許多長期熬夜者都有胃痛、腹脹的困擾,嚴重時甚至可能演變為慢性胃病。

8. 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

睡眠不足會讓大腦的情緒調節中樞過度活躍,使人變得焦慮、暴躁,甚至增加憂鬱症的風險。長期熬夜的人通常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容易與家人、朋友發生衝突,導致社交壓力加劇。

▼充足睡眠很重要。(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失眠,睡覺,賴床。(圖/記者李佳蓉攝)

黃軒指出,那麼你該如何擺脫熬夜習慣?

1、遠離手機,營造助眠環境

睡前2小時關閉電子設備:手機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響入睡,建議提前關機或開啟護眼模式。

臥室改造:使用暖色燈光,選擇遮光窗簾,保持室溫在20-22度,有助於快速入睡。

2、調整飲食,建立生理時鐘

晚上7點後避免進食高熱量宵夜,以免影響消化和睡眠品質。

睡前喝溫牛奶或吃些櫻桃,可幫助補充褪黑激素,提升睡眠質量。

3、培養固定的睡前習慣

晚上9點後開始放鬆活動:可以泡腳(40度溫水+生薑片)、聆聽輕音樂或白噪音,幫助大腦進入休息狀態。

肌肉放鬆訓練:躺在床上,從腳趾到頭部逐步緊繃放鬆,重複3次,有助於減少焦慮感,提高入睡速度。

4、科學補眠,避免周末狂補覺

熬夜後的修復策略:白天每工作45分鐘,可短暫閉眼深呼吸3分鐘,減少疲勞累積。

避免周末一次補太多睡眠:建議最多補1.5小時,以免打亂生理時鐘,影響下一周的作息。從今晚開始,你讓自己好好睡一覺吧!

黃軒提醒,每次熬夜都是在消耗生命本錢,或許現在你感覺不到影響,但當健康出現警訊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不要等到生重病,才問「為什麼是我」;如果你用了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慢慢熬掉生命健康,又怎麼會不是你?

黃軒提到, 從今天開始把手機遠離床邊,調整作息,讓自己從透支生命的狀態,回到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你願意為自己的健康,做出不熬夜的改變嗎?

關鍵字: 熬夜 黃軒 癌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