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大腸癌「16個危險因子」!含糖飲料也上榜 你中幾項

上廁所示意圖。(圖/網友提供)

▲台灣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示意圖/網友提供)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藝人余苑綺抗癌長達8年,昨(21日)因不敵病魔逝世,享年39歲,留給親友無限哀痛。事實上,她生前不菸酒、愛吃蔬果、作息也正常,卻仍罹癌。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曾分析大腸癌16個危險因子,其中證據力較強的有9項,包括肥胖、加工肉品、紅肉及吸菸喝酒等等,民眾在自行檢測後,若遇「可以改變」之危險因子應盡速戒除。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近期在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分享與大腸癌(結腸直腸癌)有關的16個危險因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證據力較強、明確的9大危險因子】

1.肥胖

肥胖者有較高罹腸癌風險,若順利減重風險是可降低的,這與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和全身性發炎有關。腰圍大的人(胖肚子)尤其危險,男性腰圍大於100公分/女性大於95公分,大腸癌風險增加53%,而BMI超過29的人風險則增加45%。

2.加工肉品或紅肉

加工食品中含亞硝基化合物,肉品經過高溫烹調會產生雜環胺與多環芳香烴炭化合物等致癌物,每天多吃50克的加工肉品(約一條熱狗)會增加約18%大腸癌風險;每多吃100公克紅肉會增加17%大腸癌風險。

加工肉品如香腸、培根、火腿、熱狗、漢堡肉、肉鬆等燻製、醃製肉類已於2015年被WHO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應避免食用;至於紅肉被認為「可能」增加大腸癌風險,目前列為二級致癌物,是因紅肉中的血基質鐵,會增加氮硝基化合物的毒性,建議仍可食用,但要避免高溫烹煮和過量攝取。

培根(圖/pixabay)

▲培根等加工肉品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示意圖/pixabay)

3.膳食纖維攝取不足

其在腸道中會發酵成短鏈脂肪酸,如酪酸鹽,本身具有抗細胞增生的好處;高纖有助糞便成型增加排便。而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容易有胰島素阻抗產生,增加大腸癌風險。

4.吸菸

香菸致癌物質會經由血液循環至大腸致癌,也會增加大腸息肉發生。長期追蹤發現,持續抽菸或斷斷續續抽菸都會增加罹癌風險,特別是直腸癌,相對風險高出1.18倍,每天2包增加40%風險,死亡率多2倍。

5.喝酒

喝酒會影響葉酸、維生素A、B代謝,酒精代謝物乙醛對大腸細胞也有毒性。每天喝酒超過3杯(平均酒精量45克/日)的人,危險增加1.4倍。

6.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有長期的胰島素阻抗,會增加30%罹癌風險。因為胰島素為腸壁黏膜重要的生長因子,會刺激大腸腫瘤細胞生長。

肚子痛,經痛。(圖/記者李佳蓉攝)

▲長期大腸發炎也會增加致癌風險。(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7.發炎性大腸炎

指的是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長期大腸發炎、免疫改變和腸道菌失衡增加致癌風險。

8.缺乏身體活動

日常生活多活動者可減少24%大腸癌發生,主因為可減重和減脂,降低胰島素濃度和發炎反應;另外增加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的時間。有研究指出,若每週看電視時間大於14小時,就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9.缺乏鈣和維生素D

鈣離子可結合膽酸和脂肪酸,減少它們在大腸中對黏膜的損害,也可直接減少大腸細胞不正常的分化。有研究指出,補充鈣離子可減少腺瘤和大腸癌發生,但也有研究不支持其論點。同樣的,血中維生素D不足和大腸癌發生有關,如何補充還有爭議,多攝取含鈣高的食物和曬太陽平時就能做到。

▲▼手搖杯,手搖飲,珍珠奶茶,珍奶,喝飲料,飲料,逛街。(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含糖飲料也被認為「可能」增加罹大腸癌機率。(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證據力較弱、可能的7大危險因子】

10.含糖的食物和飲料

近期有研究指出,青少年多吃甜食會增加大腸腺瘤發生率。青少年正處發育期,細胞正加速分化,荷爾蒙和代謝改變也在進行,在這時期甜食對於胰島素及肥胖影響特別大,含糖飲料可在短時間讓血糖和胰島素上升,長期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接著改變基因表現、促使細胞分化異常。

此外,高血糖也會加速慢性發炎,增加發炎因子、誘發大腸癌。在動物實驗上觀察到餵食老鼠高果糖的玉米糖漿,會直接造成大腸腫瘤細胞長大。

11.接受抗生素治療

常用抗生素會改變腸道菌相,使用15~30天,風險增加約8%;使用30天或以上,風險增加約15%。研究回溯分析病例資料庫,使用殺厭氧菌的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類藥物風險較高。不過整體而言,抗生素影響還是較輕微,謹慎使用即可。

12.病原菌增生

如牙周病、聚合梭桿菌、人類乳突病毒、幽門桿菌感染等,都有研究顯示與大腸癌發生有關,不過這些理論仍在探索中,將來應該還會有新發現。

▲▼護理師,護士。(圖/CFP)

▲需要輪夜班的工作,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發生。(示意圖/CFP)

13.輪夜班

經常性的晚上工作、缺乏日照,會改變身體的褪黑激素濃度,此荷爾蒙會因光線而改變,有些研究認為上夜班會增加大腸癌發生。

14.接受特定癌症治療

例如罹患前列腺癌、睪丸癌的患者有接受放射治療,早期放射線不如現在精準,多少會照射到直腸導致正常細胞病變。目前治療方式是否增加直腸癌風險,仍在研究中。

15.膽囊切除

接受膽囊切除之患者會輕微增加右側大腸癌風險,發生率多1.16倍。目前認為與膽囊切除後,大腸中膽酸組成的改變有關。

16.子宮內膜癌

小於50歲且有子宮內膜癌的女性,後續罹患大腸癌機率多4~5倍。

根據108年癌症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國內外罹患大腸直腸癌名人甚多,包括已逝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以及漫威英雄《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確診時已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而余苑綺去年初不幸復發,癌細胞甚至轉移至肝、肺,進展至大腸直腸癌第四期。

「台東頂級鮮蛋」可以天天吃!360度零死角極淨洗選

外面買不到!東風極柔2層衛生紙 「抽一次只要0.073$」

不用飛日本買!薄鹽醬油「無鉀鹽、焦糖色素」傳統釀製法2瓶帶回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