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親友快篩陰!醫不信「深戳轉5圈」結果秒愣:該相信說明書嗎

▲▼COVID-19,新冠肺炎,快篩,兒童,學童,公費快篩,居家隔離,居家照護,快篩試劑,3+4,陰性。(圖/記者姜國輝攝)

▲這段期間許多民眾都經歷過戳鼻子快篩。(圖/記者姜國輝攝)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有症狀或有接觸史的民眾會以家用快篩自我篩檢,不過台大臨床牙醫系副教授及台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正喆透露,有兩位親友按照「快篩說明書上建議採檢棉棒戳鼻2.5公分」,都呈現陰性。他不信邪,在半天後照自己的方式替他們檢測,竟冒2條線,他質疑,「到底要不要信說明書上的方法?」並分析陰轉陽可能原因。

李正喆醫師近日在個人臉書寫到,快篩試劑使用說明書說,棉棒只要進入鼻腔2.5公分,不需要到後面的鼻咽部。並以兩名親友為例,一人有明顯症狀、另一人則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但按照說明書方法篩出來是陰性。他不信邪,以自己的方式戳入兩邊鼻孔至最後鼻咽部黏膜各轉5圈,出來結果竟呈陽性,對於「建議使用方式」抱懷疑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人快篩陰!醫不信「深戳轉5圈」結果秒愣:該相信說明書嗎。(圖/李正喆醫師授權提供)

▲醫師過了半天再替親友深戳篩檢,結果呈現陽性。(圖/李正喆醫師授權提供)

李正喆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採訪時指出,自己隔半天後以同廠牌試劑,並照過去傳統方法替親友篩檢,得到陽性結果。他解釋,病毒吸入會在鼻咽部表面黏膜存在,並產生分泌物,標準的採檢應為棉棒進去至最後鼻咽部處,約鼻孔進去6~8公分左右,才較有可能得到正確結果,「只有進去2.5公分,惟指望鼻咽部黏膜的分泌物往前流到鼻腔中間,才可能被採檢到,但若分泌物不多就可能產生偽陰性。」

記者詢問是否為感染初期病毒量較低,因此快篩結果為陰性?李正喆認為,各種可能性都有,可能是剛感染初期或已到最後恢復期。但其中一位親友初期症狀明顯,有喉嚨痛及發燒,推測此時病毒量應該就不低,若篩檢出陰性就必須懷疑,後來PCR檢測結果陽性、Ct值13,「這也證實他的病毒量其實一開始就不低。」

李正喆表示,自己發文目的是為了提醒民眾,「不要驗出偽陰性就放鬆警戒,這樣不如不驗。」偽陰性的原因除了快篩試劑本身的準確度限制外,可能有部分原因是自己採檢技術上的誤差,以及放的位置不夠深入。他同時也呼籲,雖然說明書上寫明只要進去2.5公分,但實務上若能更深入進入鼻咽部,取樣就會更為準確。

▲成大校長蘇慧貞率副校長李俊璋、主任秘書呂佩融、環安衛中心主任黃良銘、衛保組李明吉醫師特別視察雲平大樓東側1樓快篩站。(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林氏璧認為,有重症高風險族群才篩,沒症狀者就別驗了。(示意圖/記者林悅翻攝)

針對此議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接受本刊採訪時則表示,的確可能出現「戳得不深就驗陰」的情況,因為插得較深病毒量可能較高,「不然醫院就不用插這麼深了」。不過也認為可能是感染初期病毒量較低,因此檢測不出來。

林氏璧不建議自己「暴戳快篩」,目前重點為抓出病毒量高、有傳染力的個案,因此除了有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沒有症狀者就別驗了,「要抓大放小,沒這麼多力氣了」。

兒科醫師楊為傑則說「太早篩、太晚篩,都抓不到」。一般而言,在症狀的高峰期,是最容易抓到的。例如:發燒、喉嚨痛厲害等。完全無症狀則建議在有接觸後的第2~3天篩,若要精確一點就是第3~5天,天天篩一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