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明,近期腸病毒連續兩週上升,已經很接近流行警戒值(圖中虛線)。(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今(20)日表示,近期國內腸病毒疫情已連續兩週上升,且因上週腸病毒就診已經達到1萬多人次,接近流行警戒值,不排除近期可能再進入流行期。疾管署分析,近期國內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多,和前一波流行的伊科病毒不同,可能是這波短暫流行出現的原因,而5歲以下幼童是腸病毒高危險群,提醒家長、托育機構人員要多注意幼童衛生習慣與健康狀況。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腸病毒的流行警戒值以單週門急診就診人次超過11,000人次為基準,然而統計國內上週(11月11日至11月17日)就診人次已經達到10,427,較前一週上升13.8%,且和警戒值相當接近,另值得注意的是,近兩週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區包含「中部以北」和「東區」。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入冬以後還有腸病毒流行,研判是因為今年原先流行的是伊科病毒,現在是克沙奇A型,病毒轉換的原因導致。
莊人祥指出,觀察過往每年腸病毒約有兩個流行時間點,包含春夏以及秋季開學一小波流行,今年在六月到七月中旬曾有進入一波流行,至於本波疫情研判下週有可能會超過流行警戒值,但由於後續天氣變冷,預期疫情僅會維持一到兩週後便會開始往下,和過往秋季的疫情通常會維持一段時間相比,算是比較特殊的情況。
莊人祥說,觀察目前社區流行的病毒型別是多以輕症表現的克沙奇A型,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則較少,這算是比較幸運的地方。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應教導幼童如有出入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人口密集、互動頻繁的場所,返家或進食前需確實洗手;大人外出返家則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也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民眾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大醫院接受治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