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調味料!「棕櫚油」蘇丹紅用最多 營養師示警了

▲宵夜,鹽酥雞。(圖/本報資料照)。(圖/本報資料照)

▲營養師說,需要高溫油炸的品項幾乎都會使用棕櫚油。(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蘇丹紅風暴持續擴大!辣椒粉、沙茶醬、胡椒粉及咖哩粉相繼淪陷。營養師吳映澄示警,最該擔心且被忽略的其實是「棕櫚油」,在歐盟食品預警通報資料中,被驗出蘇丹紅最多的就屬它,推測主要為未精製的棕櫚油和紅棕櫚油為大宗。精煉後的棕櫚油長期被使用於加工食品,但她也補充,台灣進口以精煉脫色後的棕櫚油為主,精煉脫色後風險是否可排除,則留待政府部門與油品從業人員評估判斷。

營養師吳映澄近日在粉專指出,蘇丹紅色素可能違法添加於棕櫚油。她搜尋2003~2024年歐盟RASFF食品預警通報資料,發現蘇丹紅被驗出不合格通報共836件,品項包括棕櫚油、辣椒粉、調味醬料、辛香料、薑黃、咖哩等,其中棕櫚油(palm oil)就佔據207件,件數高於辣椒粉製品168件,為蘇丹色素不合格產品中佔據最大宗的食品類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映澄比對食藥署邊境檢驗資料指出,於2015~2024年蘇丹色素被驗出不合格件數共53件,不合格產品集中於辣椒粉(油)、玫瑰花瓣、薰衣草等食品類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邊境檢驗未見棕櫚油的查驗紀錄。

辣椒粉,調味料,香料(示意圖/CFP)

▲不只辣椒粉,蘇丹紅色素可能違法添加於棕櫚油。(圖/CFP)

吳映澄表示,棕櫚油為全球產量最高的油脂,也是台灣進口油品的最大宗,但它並不是一般家庭常用油品,主要以業務用油為主,供給食品加工業、餐飲服務業等,長期被使用於加工食品,若是需要高溫油炸的品項幾乎都會使用棕櫚油,「仔細看各種餅乾、泡麵、巧克力、冰淇淋的標示,都可以見到棕櫚油的蹤影。」

吳映澄藉此呼籲,棕櫚油顏色要橙紅才好看,許多國家都曾發生棕櫚油添加蘇丹紅事件,難保不會有不肖業者於源頭端即違法添加蘇丹紅。對於有進口棕櫚油的食品業者,建議應將蘇丹色素納入必要的檢驗項目;台灣的邊境查驗也應納入食用油脂的抽驗項目,加強稽查。

吳映澄接受《ETtoday健康雲》採訪時說明,RASFF檢出不合格的「palm oil」目前推測主要為未精製的棕櫚油和紅棕櫚油為大宗,但連棕櫚果仁油也都有檢出紀錄,只能說涉及經濟利益就有添加可能。台灣進口的棕櫚油雖已精煉脫色,精煉脫色後風險是否可排除及具風險性的棕櫚油種類,則留待政府部門與油品從業人員評估判斷。

為何「無色透明的棕櫚油」需要添加蘇丹紅?吳映澄也解釋,棕櫚油是取自棕櫚果肉的油,而其果肉是紅色的,因此未精製的棕櫚油為紅橙色,又被稱為「紅棕櫚油」,其含有豐富營養素,但量少價格昂貴。一般常見的棕櫚油是「紅棕櫚油經過脫色、高度精製而成的精製棕櫚油」,則呈現透明無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