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若經常出現被忽略的問題,重點就不能只放在表達清楚。(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文/Mr.P自信教練
一位學員困惑道:「老師我想請問,溝通的意義是什麼,我對溝通的理解是「清楚的表達」,讓對方明白你的話語,可是若我已經表達了,對方還是不聽,甚至不採納我的意見,那溝通的意義何在?」聽他這麼說,我知道他一定有某些信念卡住了,我問他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使他有如此感受。
他說:「比如有次我朋友要幫忙買飲料,我跟他說要喝熱飲,他也知道我要喝熱的,可是最後他還是照他的喜好,幫我買了冰咖啡,讓我覺得非常無奈。」再細細和他聊了一會兒,他自述,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類似的狀況總一再發生,他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表達」了,但他身旁的人,不論是朋友同事,父母兄弟,仍然沒把話聽進去。
他說:「這樣的一來一回讓我的心好累,也因為這樣的經歷,我採用的溝通策略就是消極、不和別人爭。」我說:「那你有沒有試著採用別種方式試試看呢?」他說:「我也有想過是不是乾脆就一意孤行,這讓我陷入了矛盾,好像我要和這些人溝通,要嘛就是我據理力爭、堅持到底,要嘛就是讓他們左右我。」
在我說完這個故事前,我想先問問你,正在看此文的你,覺得溝通的意義是什麼呢?你想的和他一樣,溝通就是清楚的表達嗎?如果是,那難道「我要熱咖啡」還不夠清楚嗎?我們非得要說出「我要剛剛好5度C的咖啡」,順便在附上一支溫度計?
Mr.P 認為,若要搞懂這件事,我們就不能單純聚焦在「表達清楚」這件事,而是要換個方向思考:「為什麼別人明明知道你的需求,卻選擇要忽略你」
一個人會被他人忽視有非常多成因,如果我們把這類狀況拿去請教別人,會得到的建議往往是「會吵的小孩有糖吃,你就是不會吵,所以別人才敢忽視你」。那這個道理如此簡單,為什麼你做不到?嘿,讓我幫你說出你的內心話吧!
我猜你是這麼想的:
1、你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你當然知道,爭吵可以達到目的,不就是說話大聲一點,態度強勢一點嘛,那有何難呢?可是你不是無理取鬧的人,你也不想要成為這樣的人,用一個你不喜歡的方式去達到目的,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再者,爭吵只會破壞關係,你是吃到糖了,那給你糖的人開心嗎?若他不開心,你們的關係就會日漸疏離,這同樣不是你要的。
2、你不是真的想吃糖,你想要的是被重視
以上面冰咖啡的故事為例,你想聽到的不是「阿就剛好買一送一,所以你就喝一下冰的嘛,又沒差。」你也不會想聽到「阿喝起來不是都一樣,我跟你說冰的更好喝。」你真正想聽到的是「啊,對吼,你要喝冰的,不好意思我買錯了。」你要的是一份在乎,一份重視,知道對方不僅是聽到你的需求,也把你的感受放在心裡。
▲溝通所代表的意義是,建立想要的人際關係。(示意圖/翻攝自PAKUTASO)
也因此,能不能透過爭吵來吃到那顆糖,從來都不是我們該關注的問題,你真正該思考的是:「有沒有一種方法,讓你能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受到別人的重視,同時別人心裡也是舒服的」
這就是我給這位學員的建議,溝通這件事不是非黑即白,在「堅持己見,一意孤行」與「乖乖聽話,任人擺布」之間,其實存在著無限的道路。當然,這些道路不會憑空出現,它們好比是「遊戲中隱藏的捷徑」,要想看到它們,並在其中大步行走,還得做好諸多準備,讓自己具備足夠的能力。
為了幫助他做好準備,我請他在八週的線上課程認真練習,將每份作業都仔細思考,並按照我指示的方向去鍛鍊自己。作業是一道明鏡,很快就映射出,他在人際關係上的困境所為何來。比如某次批改時,我發現他聊天的字句中,總不自覺透露著「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我都能接受」,或是暗示他人「如果你想,我可以退讓自己的底線」。
過往的他,就是帶著這樣的慣性在溝通的,那當然會造成「別人容易忽視他」的結果,因為那是他默許的。改變慣性需要的是時間,以及親身示範。因此點出他的問題後,我不僅示範給他看,在同樣的人際情境中我會怎麼做,同時也告訴他,我看到的道路還有哪些,他可以怎麼走,並在每週上課時,演示給每位參與的學員,讓所有人能一同學習。
到今天是第六週了,他說:「這幾次我漸漸能在寫作業中,反思老師想傳達的東西,從自己寫作業的思路回推,自己的話語裡有沒有匱乏;和別人聊天時,也能發現別人的情緒與他的思考模式,這讓我在自信的修練也更上一層樓了,能透過課程認識自己,又能有所進步的感覺真好,讓我充滿了信心。」
收到他的回饋時我知道,關於最初他所提的問題「溝通的意義是什麼」,他已明瞭於心了,我為他感到開心,因為那不是一件容易領悟的事,而現在他悟了,那份喜悅和感動,必然會為他的生命帶來更多色彩。
結語:溝通的意義是什麼?絕不只是表達清楚而已,那不過是第一步罷了。Mr.P認為,溝通所代表的意義是,你能去建立你想要的人際關係,而在這些關係之中,你是開心且享受的,環繞在你身旁的人亦是如此。換句話說,溝通存在的意義,是幫助你去「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我堅信不移。
延伸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