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

每年逾萬人肝病死亡 國健署示警「避免5件事」防感染

▲▼肝,肝臟。(圖/達志示意圖)

▲台灣每年因逾萬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逾萬人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醫界也不斷呼籲,自身或親友是否罹患B、C型肝炎有所疑慮,要主動接受檢查。另國健署也提醒,B、C肝的傳染途徑皆為血液或體液傳染,因此日常要避免「不安全的針具注射、不必要的輸血、高風險性行為、穿耳洞和刺青工作要徹底清潔、避免與他人共用針具、刮鬍刀、牙刷及指甲剪等物品」。

B型肝炎是國內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其次為C型肝炎,兩者都是造成國人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每年約13,000人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肝癌更是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二位,主因就是大部分肝病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沒有警覺常有延誤就醫,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為防治肝病並達成2025年消除C肝目標,目前已推動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前至40歲)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已有近7成民眾完成檢查,並預計擴大補助至民國75年前出生(含)之未接種B肝疫苗者。

吳建遠說,目前B、C型肝炎篩檢已普及全國超過6,000家醫療院所(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醫事機構)可提供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前至40歲)終身一次B、C型肝炎篩檢服務,且抽血檢驗B、C型肝炎,免空腹,只要經查詢符合國健署終身一次免費篩檢資格,即可接受檢查。

篩檢結果如發現C肝抗體陽性,醫療院所會主動轉介或協助民眾檢驗HCV RNA病毒量,進一步確認是否為C型肝炎患者須接受藥物治療,而目前C肝藥物近20萬元是由中央健康保險署全額給付,且治癒率高達近99%。

吳建遠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民眾應提高防範意識,避免接觸B、C肝的危險因子,如不安全的針具注射、不必要的輸血及高風險性行為等,此外,進行穿耳洞、刺青等行為時,務必徹底清潔及滅菌工具,並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他人共用針具、刮鬍刀、牙刷及指甲剪等物品。

關鍵字: 肝病 B肝 C肝 肝硬化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