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66萬人預立器官捐贈意願,中華職棒「恰恰」彭政閔任宣導大使。(圖/器捐病主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衛福部自2015年起將6月19日訂為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入十週年,統計全台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不過截至2025年5月底,仍有超過1.1萬名病患在等待器官移植,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約78.5%)、眼角膜(約8.8%)及肝臟(約7.9%)。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今(14)日發表台灣十年來器官捐贈的成果趨勢,統計至今年5月底,國內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10,171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因此重獲新生。器捐近兩年受贈人數共 2,165人,相較10年前成長約30%。
器捐病主中心指出,台灣器官移植具有世界級的醫療水準,器官移植3年存活率約70%至93%,5年存活率亦達5成以上,與歐美各國並駕齊驅,但台灣與全球各國一樣面臨器官來源不足的問題。截至今年5月,全國仍有超過一萬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3.3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失去生命,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約78.5%)、眼角膜(約8.8%)及肝臟(約7.9%)。
▲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
器捐病主中心為了讓器捐受贈者體現生命延續,同時感念捐贈者的價值觀延續捐贈者的無私精神,聯合各醫療院所推動「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希望募集捐贈者生前喜好與心願,交給參與活動的受贈者去實現,以感念器官捐贈者無私的大愛、追念器捐者美好的生命足跡與風采。
捐贈者家屬代表陳庭宇今日分享,他的妹妹陳庭蕙從小便立志要做一名助人為樂的護理師,但在最後一個學期因為一場車禍讓生命戛然而止。他想起了妹妹生前曾經表達過捐贈器官的意願,幾經猶豫後仍鼓起勇氣和家人表達,即便全家充滿不捨,依舊選擇成全庭蕙的心願。
陳庭宇說,他很想知道庭蕙離開之後,她捐贈出的器官在受贈者身上做了些什麼事情,有沒有吃好吃的?有沒有旅遊?有沒有照顧好自己,甚至是實踐自己夢想理想。生命接力100個心願這項計畫,讓他看見每一位受贈者為自己人生付出、達成理想,甚至是達成受贈者過去心願,他非常感動。
▲器官捐贈者家屬代表陳庭宇。
器捐病主中心指出,我國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逾66萬人,為提供國人響應器官捐贈的便利管道,衛生福利部自113年4月起,新增以健保卡「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意願」管道,大幅提升預立意願可近性及縮短註記天數,讓民眾的意願得以即時完成,預立器捐意願線上簽署人數由開始前的1,254人,增長為7,897人,大幅成長超過六倍。
衛福部持續鼓勵民眾可持健保卡、自然人憑證至「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線上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醫療意願,並提早與親友溝通對於生命及醫療自主的心願,讓家人可以為自己達成最後的願望。
▲「中職先生」恰恰彭政閔呼籲國人善用健保卡註記器捐意願,上網Donation Wi-Fi即可簽署器捐同意書。
▲器捐病主中心發表臺灣十年來器官捐贈的成果趨勢,並推出「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等活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