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慧出席醫療記者會,分享自己理想型時直呼「臭臭不行」,強調不能是有異味的男生。(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台灣每10個人中就有4人深受腋下多汗以及異味困擾。醫師指出,嗅覺與情感、人際關係有密切關聯,心理學及神經學研究已證實,人類隨著遺傳而來體味中最強烈的「狐臭」是隱形的社交殺手。人氣啦啦隊員李多慧今(11)日出席代言活動,分享自己長時間應援跳舞、大量運動,很注重腋下管理,她也透露自己的理想型條件,要有很「Man」的感覺,但也頻頻喊「臭臭不行」。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公布一項最新網路調查,高達93%民眾坦言若身邊有人有狐臭問題,會立刻產生負面觀感; 近8成更會選擇與對方保持距離。令人擔憂的是,7成民眾表示有腋味的人渾然不自知自己已造成困擾,也有3成的人會直接被貼上「衛生習慣不好」或「不健康」以及「不重視禮儀」等印象標籤。
▲ 清新門診啟動「三振腋味 社交無畏」記者會,代言人李多慧(右)與長庚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左)。(圖/記者呂佳賢攝)
黃耀立分享,美國心理學家Rachel Sarah Herz研究指出,「嗅覺決定了我們的第一印象,影響人際關係與情感連結」,雖然視覺和聽覺往往被視為最主要的感官,但研究顯示嗅覺是觸發情感與記憶連結最重要的感官。
根據神經學研究證實,嗅覺跟視覺與聽覺不同,會直接傳遞至大腦負責處理感情的「杏仁核」,嗅覺訊號也同時連接負責記憶的海馬迴相連,所以當大腦感知氣味時,也會啟動「接近或遠離」的選擇反應。
黃耀立解釋,這是人體為了自我保護所發展出的自然防禦機制。好的氣味會讓人感覺親近、舒適,而異味則會讓人下意識想保持距離,進而影響職場、社交,甚至兩性交往。
「體味與狐臭是不一樣。」黃耀立解釋,狐臭與遺傳有關,主要是大汗腺(頂漿腺)活躍度,因為分泌物的豐富蛋白質與表皮上的細菌作用之後,產生刺鼻氣味,無法單靠清潔改善,需要治療;另研究顯示,約98%狐臭患者伴隨濕耳垢,可以作為診斷指標之一。
▲李多慧分享自己的理想型。(圖/記者呂佳賢攝)
黃耀立指出,市調顯示相當多民眾仍然在使用止汗劑與體香劑,試圖暫時的遮掩或改善異味,但是長期使用可能造成色素沉澱、阻塞毛囊等問題,還有人甚至嘗試用網路上的偏方來解決問題。至於對於狐臭治療認知,仍有多數民眾停留在以往手術的印象,擔心需要開刀,會汗水代償、感染問題與疤痕風險。
黃耀立表示,目前治療已經進展到「微波熱能止汗術」,透過微波加熱原理,精準破壞大、小汗腺,達到止汗、淨味、除毛等功效,可以達到如手術的功效,改善8成腋下多汗及狐臭問題困擾,但不會有代償或者傷口等風險,不過相關治療仍屬自費,無健保給付。
目前有1/3接受治療者為青少年,黃耀立提到,青少年會面臨同儕壓力,可能因體臭影響社交,建議出現第二性徵、開始長腋毛後,就能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評估。
李多慧擔任活動代言人也分享,自己長時間應援跳舞,身體跟腋下會流汗很正常,但是如果有異味就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很注重腋下管理,而止汗劑效果有限,所以選了熱能微波的治療體驗。
談到大家關心的理想型的話題,李多慧更害羞透露,自己其實很在意男生的氣味,她喜歡有男人味,但不能是異味,而是那種清新自然的氣味,會讓人忍不住想靠近、感覺特別有魅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