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滑手機導致淺眠 醫教「478呼吸法」快速入眠

▲▼起床、睡眠、滑手機、失眠、女子、床上。(示意圖/CFP)

▲專家建議睡前1小時應避免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優質的睡眠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研究推估有近半數成年人有睡眠障礙。專家提醒,每多使用1小時螢幕,深睡眠時間將減少10至20分鐘,因此睡前1小時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也可利用「478呼吸法」來快速入眠。

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18歲以上群體的平均睡眠時間為7.06至7.18小時,睡眠障礙患病率為48.5%,隨著年齡增長,這一比例也有上升的趨勢。專家強調,睡眠對於修復身體、整合和鞏固記憶至關重要,充足的睡眠能促進代謝,增強免疫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劉競表示,優質睡眠應滿足個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不僅僅是足夠的睡眠時間,還包括睡眠深度、連續性與恢復的效果。

他說,對成年人來說,理想的睡眠長度通常需達到7至9小時,具體因人而異;入睡後20分鐘內應能快速進入夢鄉,夜間醒來的次數應少,並能迅速再次入睡。清晨醒來後,應感到精力充沛、頭腦清醒,且不覺得疲累,白天也不應有明顯的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緒波動等。

目前許多人都被失眠或夢多等困擾,劉競表示,失眠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長期睡眠不足對免疫系統有害,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憂鬱症的風險。

專家建議,保持規律的作息,每天固定時間就寢和起床,即使在假日也儘量一致,最佳在晚上11點前入睡,以避免熬夜,另也要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安靜和光線柔和,溫度應維持在15至20度之間,並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床墊和枕頭,以確保良好的支撐力,必要時可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機,以減少外界噪音的干擾。

睡前1小時應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將這些設備放在臥室之外,以免干擾入睡。如果在床上躺了20至30分鐘仍無法入睡,應起身從事一些令身心放鬆的活動,待感到困倦再回到床上。此外,不宜在白天過長時間午睡,小小休息應不超過20至30分鐘,以免影響夜間的睡眠。

北京安定醫院心理測查中心主任孟繁強指出,每多使用1小時螢幕,深睡眠時間將減少10至20分鐘,「藍光不僅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還會更改睡眠結構,讓非深睡眠階段的快速動眼期比例異常增高,而作用於記憶鞏固和生長激素分泌的慢波睡眠則被縮短。」

孟繁強表示,長期處於此種睡眠狀態的青少年,日間注意力和記憶力均可能大幅降低。

「偶爾失眠對健康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無需過度焦慮。」劉競提出,如若長期失眠或睡眠品質差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應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助眠或抗焦慮藥物,但避免長期依賴。

專家提醒,下午和晚上應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晚餐不應過量,需避免高脂或辛辣食品。睡前可透過冥想、聆聽輕音樂或深呼吸等放鬆方式,例如使用「478呼吸法」,即吸氣4秒、屏住呼吸7秒、慢慢吐氣8秒,重複幾次,以舒緩身心壓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