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2物質」易引發中毒嘔吐 專家:煮20分鐘再吃

▲一個人吃了半盤炒四季豆 大叔中毒全身抽搐「好冷好冷!」。(圖/視覺中國)

▲四季豆若未經過適當烹調,可能引發毒性反應。(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四季豆雖然美味且擁有高度營養價值,但其安全性問題不容忽視。專家指出,若未經過適當烹調,四季豆可能引發毒性反應,進而危害健康,而根據研究發現,四季豆在烹煮20至30分鐘後就不會檢出毒素。

根據新華社報導,新鮮的四季豆風味獨特且廣受歡迎,但內含的皂素和血凝素,若未經充分烹煮,易造成中毒現象。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後王國義表示,皂素主要集中在豆莢外皮,可刺激消化道,引起胃腸道不適;而血凝素存在於豆粒,能破壞紅血球,導致嚴重嘔吐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醫師曹洪英指出,若因處理不當的四季豆而中毒,通常會在食用後1.5到4小時內出現,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及可能的頭痛、眩暈等症狀;嚴重中毒可能導致嗜睡、抽搐,甚至威脅生命,建議一旦多人出現類似症狀,應考慮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並及時就醫。

面對潛在風險,四季豆是否仍能食用,大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劉兆平強調,確保四季豆充分煮熟是避免中毒的最佳對策,高溫可以有效破壞這些有害成分,安全食用的前提條件是充分加熱。

浙江大學與杭州市場監管部門2019年曾進行一次對照實驗,結果顯示煮5至10分鐘的四季豆仍存在血凝素,但煮20至30分鐘後便未檢出這類毒素。

成都川菜博物館副館長張輝強解釋,未成熟的四季豆易導致中毒,尤其是大量或趕時間烹調時可能會忽略充分煮熟這一關鍵,比方說大鍋燉煮時可能受熱不均。

為了確保安全,張輝強建議,先將四季豆的兩端尖與荚絲去除,並且泡水15分鐘,在烹飪時,需注意用量不超過鍋的一半,先用油煸炒,再加適量水,小火燜煮10分鐘確保均勻受熱。

此外,專家也提到放置過久的四季豆可能會含有霉菌或亞硝酸鹽,食用後可能引發中毒,因此購買時應挑選新鮮的嫩四季豆,並避免食用老豆。

除了四季豆,春季上市的其他食材如野生蘑菇、野菜及春筍等,同樣潛藏風險。尤其是野生蘑菇,難以僅憑外觀判斷毒性,專家建議不應隨便採摘、購買或食用不熟悉的品種。

曹洪英提醒,過度食用春筍也可能引發昏厥或嘔血等症狀,春筍纖維素與草酸含量高,對胃腸道刺激明顯,尤其對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以及老年人和過敏體質者,應特別注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